《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等6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了解我国的新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感叹句。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老师简单介绍北京及其美景)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北京太美了!我多想去看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板书课题)1.说出下列图片都是哪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4.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诗歌,老师相机点拨正音。2.读一读,连一连。 告诉 fēi cháng 天安门zhuàng guān 非常gào su
壮观tiān’ān mén三、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配图,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小男孩的家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理解“弯弯的”“遥远”。
(1)读读词组:“弯弯的小路”和“遥远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遥远的北京城”?(理解“遥远”)
(3)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也离我们很遥远。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4.刚才有一位同学说得很好,他说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看。现在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5.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可让学生想象广场的大,比如,让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的视频资料,并与学校操场对比。
6.理解“我多想去看看”。
(1)这句话连续说了两遍,抒发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坚定,读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读“多”,表达强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为什么要说两遍呢?(说明小男孩非常想去)3.在括号里填恰当的词语。
()的小路 ()的天安门
()的升旗仪式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我”想去看。5.想一想,“我”为什么想去看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衔接旧知,导入新课
小男孩想去北京的原因是想去看看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呀,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异域风情。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另一个小男孩想去哪里看看。6.你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城市?说一说。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新疆风貌图、天山图、雪莲图等。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同学们举手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