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教案二 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1:1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教案二 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 资料助读

1、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2、写作背景:

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东北、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 三、 朗读,整体感知

1、 听录音磁带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停顿、重音) 3、 指定学生诵读全诗 教师作简要点评 4、 齐读课文 四、 研读诗歌

1、 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2、学生合作研讨

①. 诗中“用嘶哑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②.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 ③.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风”“黎明”

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④. 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⑤. 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2、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五、 背诵课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自由背诵 3、 指名背诵 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片土地》,我们感受着哪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七.课堂反馈练习

阅读艾青的《向太阳》一诗,写一篇评述性的短文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预习《乡愁》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喉咙嘶哑的鸟(“我”) 歌唱: 土地

河流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风 黎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过程、方法 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态度、情感、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半个月的时候,你们回想家吗?

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原离祖国,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海峡两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念。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 资料助读

1、 余光中(1910~~)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

三、 朗读,整体感知 1、 听录音磁带范读课文 2、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停顿、重音) 3、 指定学生诵读全诗 教师作简要点评 4、 齐读课文 四、 研读诗歌

1、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2、学生合作研讨

①《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的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紧扣了事物的特征。但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3、 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4、 比较阅读:

5、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容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6、 背诵课文

a) 有感情朗读课文 b) 自由背诵 c) 指名背诵 7、 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长新的主题,古诗中有许多象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首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诗人的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课堂反馈练习

阅读舒兰的 《乡色酒》,完成题目:

1、诗中“你“我”所指的对象分别指什么?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鉴赏诗歌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作业布置

《乡愁》中一个诗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都没想自己是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离别的模糊写清楚。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邮票 故乡之思

长大后 船票

(托物寄情) 后来 坟墓

现在 海峡 家国之思

逐层推进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教案二 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dzac7dyj638ccg96mxg8n6j4879as00by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