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 4 课
柳永词两首
想起柳永就会想起夏雨秋荷云淡风轻,想起江水烟波断桥幽径;就会想起一个唇红齿白的青年如玉树临风,翩然吟哦在江南水乡楼阁,桨声灯影之中。“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一生写了多少词,谁也说不清,但柳永独特的
人生经历和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对世人影响深远至今。
美
红 颜
知
己 泪 眼
凄 凄
执 手
告 别 ,
风 流
字 体
才
子 含 情 脉 脉 无 语 凝 噎
。
赏美文
翻开宋词读柳永
在文学绚如夏花的今天,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厚厚的宋词,怀念一个叫柳永的人,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可是柳永总是不经意地从我打开的书页里走出来,一手挽起宽大的衣袖,一手泼墨挥毫,把天地间的灵气凝成珠玑,一颗颗镶进我的梦里,挥之不去。
柳永的幸运在于他生对了时代,诗歌走到宋朝,已经像一件被女人们穿腻的华丽衣裳,不复有盛唐时的喧嚣了。读者需要变换一下口味,能够拎起笔吟咏几句的文人们,也需要转变一下观念,改变一下文风。词的韵律比劳神费思的诗要强些吧,而且也适合于吟唱,事实上它也就是为吟唱而诞生的。感谢宋仁宗,没有能够让柳永这位才情并茂的小文人在仕途上
一帆风顺,才得以让我们今天有幸读上《雨霖铃》和《八声甘州》
。
一千年前的柳永当然不会想到失意之下的涂鸦会为他带来盛名,他只是不停地咏叹着小市民的生活,兼而为自己不幸的仕途发发牢骚,如此而已。这样的咏叹和牢骚被谱上曲,被
歌女们弹唱,谁知道就这么流行呢?不靠包装,不靠吹捧,凭着肚子里的墨水,点灯熬油一个字一个字地埋头苦干,赢得“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待遇,柳永真的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好好学习。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雨霖铃》 ) 柳永走到十里长亭,拉着恋人的手,哭得一声声凝噎。醉身儿女情长,很不丈夫气概,是不是?可谁又知道这不是柳永的触景生
情?哭几声也罢,在皇帝老儿主宰一切、百姓有口难辩的封建王朝,你能指望所有的文人都
能像辛弃疾一样一手握着笔,一手挥着战刀,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有人这样评价柳永的词: “其词格固不高,但论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无出其右者。 ”翻遍一大本厚厚的宋词,能够得此殊荣者,有谁,还有谁呢?单凭了这一点,柳秀才也值得我们在啃着麦当劳之流文化快餐的同时,把他装进我们的脑海里,闲暇之余,细细品咂。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令人心醉神迷的钱塘西湖美景
江南胜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钱塘大潮,西湖美景,更叫人心醉神迷。而一经柳永
《望海潮》的点染,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异邦,也起了“投鞭渡江”
、入住江南之心。展开
《望海潮》,满眼一派商肆繁盛的承平气象。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渲染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的歌舞升平之中。然而,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西湖秀色。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美景则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
美的景致,美的画面,美的笔调,美的神韵,美的音律,柳永在这里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脱俗的美。
[ 运用角度 ] “美”“阅读经典”等。
一腔离恨谁道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于生计。总
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
魂者,唯别而已矣!”
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
[ 运用角度 ] “离别”“生活的无奈” “为感情喝彩”等。
奉旨填词的柳三变
柳永不是想当名词人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
瓦肆勾栏。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
情婀娜的女子产生共鸣,他成了一个创作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
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布;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
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他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
[ 运用角度 ] “环境与成才”“逆境与成才”“生命的高度”等。
⊙运用示例
知足常乐。多想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会学会知足,同时,你也会快乐起来。唐伯虎曾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
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很满意, 觉得很快乐。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苏轼“一蓑烟
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令世人感慨,他虽仕途不顺,但没有过分悲叹自己,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如何能不令人敬佩?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的一句话,即刻就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徊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璀璨了两宋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你就会快乐的。
( 摘自江西卷满分作文《知足常乐》【课外运用】
自古高才多命舛
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
“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
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于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
专力作词。 50 多岁时,他换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
柳永一生遭受过许多困厄, 74 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