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 00467)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l00 分,考试时间 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韵,请将其选出。
1.确立“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的是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教育过程
C .课程编制 D .科学管理的原理
2.“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
A .教师 B .教材 C .学生 D .环境
3.在系统的实践哲学 ( 伦理学 ) 和心理学假设体系的基础之上确立的西方近代最完整的教学论体系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4.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谈话教学 B .实物教学 C .图式教学 D .非指导性教学
5.当前,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国旗下讲话”被认为是一种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虚无课程 D 。正式课程
6.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A .联想 B .综合 C .分化 D. 同化
7.儿童在熟悉“鸡”“鸭”“鹅”等概念后,再来掌握“家禽”这一概念时,是奥苏伯尔所认为的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自主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8.进行外文单词翻译的学习,属于
A .辨别学习 B .规则学习 C .言语联想学习 D .信号学习
9.在教学中,要为某学科在每个阶段的系统的知识总体提供预备性、要素性的知识,要掌握此种认识的方法和科学方法论, 以及在这种方法论中表现出来的人类学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
A .非指导性教学 B .发展性教学 C .发现性教学 D .范例性教学2
10.“生成性目标”可以上溯到的教育哲学命题是
A .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B .教育长即生活
C .教育即生长 D .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
11.课程开发以学习者需要为基点、强调学习者的需要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是
A .儿童中心课程 B .教师中心课程 C .知识中心课程 D .社会中心课程
12.“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人格”,这种表述属于
A .教学目标 B .课程目标 C .教育目标 D .教育目的
13.课程理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下列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
A .经验课程与活动课程 B .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
C .经验课程与综合课程 D .经验课程与 STS课程
14.有一种教学方法为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流派所青睐,这种教学方法是
A .提示型教学方法 B. 自主型教学方法
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D .研讨型教学方法
15.教学对话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
A .对话情境 B .教师素养 C .学生水平 D .教材内容
16.在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传统的学科课程是
A .科目本位课程 B .学术中心课程
C .活动课程 D .综合学科课程
17.将课程基本着眼点定位于儿童的兴趣和动机的课程是
A .综合课程 B .经验课程 C .学科课程 D .地方课程
18.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派纳 B .杜威 C .卢梭 D .麦克唐纳
19.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相关课程 D.STS课程
20。螺旋式课程的最初倡导者是
A .加德纳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罗杰斯
21.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A .附带学习 B .文纳特卡计划 C .分组学习 D .同步学习
22.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被称之为
A .理想的课程 B .理解的课程 C .正式的课程 D .运作的课程
23.下列不属于课程实施取向的是
A .行为取向 B .忠实取向 C .相互适应取向 D .创生取向
24。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
1. A .评价关注的焦点 B .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