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出题教师 ::填写 :::适用班级:07会 ::::电1、2、3、4班 :::::07金融1班 ::::印刷数:22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复核 考生人数:200 成绩::: 命题人:陈娟 评分人:::: 审题人: 装:: ::::::: :::::订 :::::: ::::::: :线::: ::::::: ::::::以下由监考教师:::填写(该生如有违::: :纪现象,请填此:::项) ::: :违纪类型: ::: ::: : :::::: ::处理意见: ::::: ::::::: :::::监考教师签名: :: ::::::: 辽 宁 商 贸 职 业 学 院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统计学原理 课程 1卷1-6页五道大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
的所有
单位进行调查。( × )
2、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
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 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 ) 5、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 √ ) 6、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 7、抽样推断是利用全体中的一部份进行推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 √ ) 8、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 9、如果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大于100%,则肯定完成计划任务 了。( × )
10、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把握程度;缩小抽样 误差的范围,则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分 数量 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 数字,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文字 。
2、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 离散 变量,而身高、年龄、体 重属于 连续 变量。
3、相关系数是在 线性 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 的统计分析指标。
4、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反映总体数量
1.
特征的综合指标称为 参数 。统计量是根据 样本 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 计算的综合指标。
5、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 几何平均数、 众数 和中位数。
6、抽样调查是按照 随机原则 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测,并根据 这部分单位的资料推断 总体指标值 的一种方法。
7、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就其实质而言,不是决定于 次数 的 多少,而是决定于 频率 的大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D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2、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 C )
A、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 B、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 D、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
3、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 调查属于( 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4、某市工业企业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 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5、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 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C )
A、75在第一组 B、85在第二组 C、85在第三组 D、 95在第三组 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 )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库存额 C、职工人数 D、商品库存量 7、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B )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2.
::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8、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9、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B )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
10、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2003年为3%,2004年为 4%,则2003——2004年该地区粮食产量共增长了( D )
A、1% B、7% C、12% D、7.12%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为保证动态数列中指标各数值的可比性,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BCE )
A、总体范围应一致 B、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C、时期数列的时期长短应一致 D、时点数列的间隔必须相等
E、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一致 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 ABCD )
A、分配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E、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3、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BDE )
A、时期指标 B、实物指标 C、总体总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E、价值指标 4、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 ABCDE )
A、确定整理的目的 B、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 C、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D、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 E、编制统计表,显示整理结果
5、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BCDE )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3.
五、计算题:(共50分)
时间 3月底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研究某种1、为
生产工人数 534 553 547 602 新式时装的销路,全部职工人数 680 650 675 730 在市场上随机对生产工人占全部79 85 81 82 500名成年人进行
调查,结果
有340人 喜欢该新式时装,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市成年 人喜欢该新式时装的比率区间。(t=2)
340 解: p??68%
500 ?p?t?p?2?p(1?p)64%?32%?2??4.1% n500 p??p?P?p??p
68%-4.1% ≤ P ≤68%+4.1%
63.9 ≤ P ≤ 72.1
该市成年人喜欢该新式时装的比率区间为: 63.9 ≤ P ≤ 72.1
2、某地区人均月收入资料如下: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均月收入450 470 560 620 (元) 试建立人均月收入的直线方程并预测2006年的人均月收入。 解: 令?X?0
年份 X 人均月收入(元) 22002 -3 450 2003 -1 470 2004 1 560 2005 3 620 xy560?3?620?470?3?450?b???3020x?
y450?470?560?620?a???52.5n4直线方程为: yc?52.5?30x
预测2006年的人均月收入yc?52.5?30?5?202.5
4. : ::: :::: :::::::::::::::::::::::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