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任务书》编制说明
孙文平
学校编制《任务书》——申请批复——专家复核——国家批复
修改完善
注意:
1.建设项目的现有基础—— “客观性”,改革创新的可行性——发展的“基础性”。
2.《任务书》与《实施方案》的“关联性”、“一致性”,目标增量及程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任务书》是固定的格式和模板,具体建设项目或内容是开放的,但要紧紧围绕《意见》中的“七项重点任务” 和《实施方案》的设计思路展开。
一、封面
1.首页填写要规范、齐全,其中“机构代码”是指按照(教发函[2010]117号)文件要求编订的教育统计学校(机构)代码。
2. “项目编号”的前2-3位字母为本省市简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例如,北京“BJ”、内蒙古(NMG);最后两位编号由各省市按照项目学校在本省市的排序统筹填写。
3.学校、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盖公章。
二、“1.学校基本情况表” 1.“学校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应齐全、完整;联系人应为《任务书》主要编制人或主持人。 2.“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
建设总目标、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设定科学合理,与《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相互映衬,与专业建设项目和特色建设项目内涵相互关联,是“中央财政重点
12
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中三个领域建设项目和“特色建设项目”的高度凝练。
注意:
①“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应分两个年度分别编写,可将所有项目建设目标归类描述,高度提炼。
②具体目标内容、指标要准确精炼,是所有项目建设目标的“纲领”。 ③目标结果的呈现形式或载体可测量、可评价,内涵清晰。
三、“2.学校基本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表—1”
项目 现有基础 2012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个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台(套) 万元 个/ 个 个 % 2013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办学 办学主体单位(机构) 体制 合作办学单位(机构) 机制 其他: 地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 办学 地方财政专项拨款 经费 行业、企业专项投入 贷款余额 其他: 教学仪器设备数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校内实训基地/室数 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数 实习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实训 平均比例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其他: ①% %
1.按规定填写,清晰、准确、全面。
2.符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遴选基本条件,注意与《申报书》的一致性。
12
3.指标增量客观、科学、可行,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均可量化。
四、“3.学校基本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表—2”
项目 现有基础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种数量 “双证书”专业占专业总双证书 数的比例 “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 2012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13年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个/ 个 % % 人/ 课时 人/ 课时 个 % % 人月 人 万元 万元 人日 % 元 其他: 专任专业教师数/授课课专业 教师 时数 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专业教师数/授课课时数 其他: 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 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 合作企业接收的顶岗实校企 合作 习学生 合作企业接收就业的学生数 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总值 学校对外技术服务到款额 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数 其他: 就业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情况 薪 1.按规定填写,清晰、准确、全面。
2.符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遴选条件,注意与《申报书》的一致性。 3.指标增量客观、科学、可行,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均可量化。
12
五、“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以上三个领域的建设项目应基本涵盖《意见》中“重点任务”七个方面,且与《实施方案》中确定的重点建设专业内容一一对应,是《实施方案》的具体化和细化、量化,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应主要包括以下有关内容:
1. 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及方案等建设(改革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创新
3. 教材建设、应用及更新(创新教育内容) 4. 教学模式(方式、方法、手段、技术等)改革创新 5. 评价模式改革 6.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7. 其他
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互为支撑的,要系统策划和设计。
“改革培养模式”案例1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建设内容: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建立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完成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制订,构建基于“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强化职业素质教育。
验收要点:
12
①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相关文件、活动记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企业调研报告、专家研讨材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研究(报告);
②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布、核心能力构成分析报告; ③职业活动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
④2010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实施过程记录; ⑤与××机床集团、××等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协议及方案;
⑥引进××企业的生产车间“6S”管理模式,实行工学结合 “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及特色;
2013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完善“教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活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效;并借鉴成功经验,在专业群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验收要点:
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标情况调研报告、跟踪和评估报告; ②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规范及实施过程记录、典型案例等; ③完善、充实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校外实习管理办法;
④专业群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阶段性改革成果。
⑤生产性实训达90%以上,顶岗实习时间达半年以上;
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订单企业就业率80%以上,双证获取率100%。 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及特色。
“改革培养模式”案例2分析:
重点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建设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2年12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预期目标: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