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能从一个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一个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数学家笛卡儿曾经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当我们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坐飞机去宁波,航空公司就打出机票五折的优惠条件,我的机票价格是成人的三分之二。如果同时买了返程机票,在原来打折的基础上再打折。
我的舅舅是一名建造师,设计了许多高楼大厦,军港码头。设计师对数字的要求很苛刻,“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姨妈是做服装生意的,她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毛呢裤子,去年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就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经常打出促销广告。广告,就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说这样卖,每件衣服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由此可见,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建造房子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热爱数学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