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轻型井点降水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Xxxx
二00九年九月十四日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海洋铁路第四架子队管区(DK58+000—DK76+850)基坑降水施工。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4.1主要机械配置及参数 名称 往复式真空泵 数量 1台 规格与技术性能 V5型(W3型)或V6型;生产率4.4m3/min;真空度100kPa,电动机功率5.5kw,转速1450r/min B型或BA型;生产率20m3/h;扬程25m;抽吸真空高度7m,吸口直径50mm,电动机功率2.8kw,转速2900r/min 井点管100根,集水总管直径75-100mm,每节长水泵机组配件 1套 1.6-4.0m,每套29节,总管上节间距0.8m,接头弯管100根;冲射管用冲管1根;机组外形尺寸2600mm×1300mm×1600mm,机组重1500kg 4.2一般规定
井点位置由队技术室技术人员确定,作业工班不可随意打设,以免造成返工。
4.3施工工艺与方法
4.3.1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以陆家港中桥井点为例进行计算,初步确定当基坑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设在基坑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设备进出通道处,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m,间距由1.2-2.0m,埋深根据降水深度及含水层位置决定,但必须埋入含水层内。
4.3.2、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是: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箱→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
4.3.3、井点管埋设,成孔用冲击式或回转式钻机成孔,孔径为300mm,井深
离心式水泵 2台 比井点设计深50cm;洗井用0.6m3空压机或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入粒径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
4.3.4、井点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总管设在井点管外侧50cm处,铺前先挖沟槽,并将槽底整平,将配好的管子逐根放入沟内,在端头法兰穿上螺栓,垫上橡胶密封圈,然后拧紧法兰螺栓,总管端部,用法兰封牢。一旦井点干管铺好后,用吸水胶管将井点管与干管连接,并用8号铁丝绑牢。一组井点管部件连接完毕后,与抽水设备连通,接通电源,即可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后方可使用,如压力表读数在0.15-0.20MPa,真空度在93.3kPa以上,表明各连接系统无问题,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4.3.5、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一般抽水3-5d后水位降落漏斗基本趋于稳定。
4.3.6、基础和地下构筑物完成并回填土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拔出可借助于倒链或杠杆式起重机,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堵塞。
4.3.7、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5、质量标准
5.1、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5.2、井点埋设应无严重漏气、淤塞、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5.3、埋入地下的井点管及井点联接总管,均应除锈并刷防锈漆一道,各焊接口处焊渣应凿掉,并刷防锈漆一道。
5.4、各组井点系统的真空度应保持在55.3-66.7kPa,压力应保持在0.16MPa。 6、安全措施
6.1、冲、钻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机具突然倾倒或钻具下落,落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6.2、已成孔尚未下井点前,井孔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土或发生人员安全事故。
6.3、各机电设备应由专人看管,电气必须一机一闸,严格接地、接零和安漏
电保护器,水泵和部件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7、施工注意事项
7.1、成孔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可以空一井点,钻下一井点。井点管滤水管部分必须埋入含水层内。
7.2、井点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淹泡基坑的事故,一般应设双路供电,或备用一台发电机。
7.3、井点使用时,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不低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夏冬季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
7.4、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底500mm以下,以防止地下水扰动地基土体。
8、陆家港中桥井点实例计算 8.1、基坑基本情况
表层为粉土,承台底部为粉砂,查《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K=1.0m/d 承台尺寸:5.0m′6.7m,每侧考虑1m的操作空间,每侧放坡按1:0.5 原地面标高:2.100m,地下水位线标高:1.850m,基坑底标高:-0.990m 考虑垫层厚:0.200m,基坑深度:3.290m。 降水深度:S=3.290+0.5=3.79m 拟取井点直径为:5cm 8.2、井点系统布置
基坑顶部平面尺寸:10.29m′11.99m,布置双排线状井点,井点管距边坡1.0m。
L=10.29?21=6.15m
滤管长度:1.2m
井点埋置深度:H=3.29+1.0+6.15/10+1.2=6.1m
S?H-h-l=4.65m
Sⅱ/(S+l)=4.65/(4.65+1.2)=0.79
8.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表4-14,
H0=1.85(S¢+l)=10.82m
R=1.95SH0K=1.95创3.7910.821=24.31m
x0=(10.29+1创2)(11.99+1?2)p=7.40m
h0=H0-S-h=10.82-3.79-0.25=6.78m
Q=1.366K=1.366创1(2H0-S)SlgR-lgx0鬃h0+0.5rh0鬃2h0-lh06.78+0.5创0.0256.7826.78-16.78(2?10.823.79)?3.79lg24.31-lg7.40=1.366创130.971.00?1.36243.31m3/d
8.4、计算井管数量与间距
q=65pdl?3Kn=1.165创p0.025创11=5.10m3/d
52.5Q243.31=1.1?q5.10 取53个。
2?(1412.3)-4D==0.8453
4、校核水位降低数值
h=H2-Q243.31(lgR-lgx0)=10.822-(lg24.31-lg7.40)=5.0m1.366K1.366′1
水位降低深度满足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