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六答案
问答题(100分,每小题20分) 题目1
如何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
答:
字符的性质取决于字符在构字时所起的作用。确定一个字符的性质要结合具体的汉字进行确认。跟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声音有联系的字符是声符。跟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和读音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如字符“土”在独体应用时是记号,在“地”中作意符,在“吐”中作声符,在“寺”中作记号。
字符可以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类,一个字符是这三类中的哪一种,必须结合具体的汉字来分析,单独看无法确定,因为一个字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木”,在“桉桦”这些字里面是意符,在“沐”字里面是音符。 题目2
繁体字“馬”简化为“马”,所以“媽瑪碼”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马”,这几个字写作“妈玛码”,“徹”简化为“彻”,请问“澈”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切”?为什么?“澉、橄”中的字符“敢”能不能简化为“干”?为什么?
答:
“澈”字的右边不能比照“徹”类推简化为“切”,因为简化后与“沏”混淆;“澉、橄”中的字符“敢”不能简化为“干”,简化后他们就与“汗、杆”字混淆了。 题目3
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答:
所谓现代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和推广现行汉字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去消除汉字使用中的一些错误,使现行汉字的应用符合这些标准。
之所以要推行字形规范,是因为文字作为社会交际工具,决定了人们在使用文字时必须遵守统一明确的规范,只有这样,交际才能顺利实现,生产和生活才能有
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就会给信息传递带来麻烦,甚至带来损失。汉字形、音、义关系复杂,异体字多,繁体、简体并存,大陆海外共用,这些都给人们使用汉字带来了一定国难。要使文字很好发挥交际工具的职能,就需要文字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规范。如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汉字的信息处理以及汉字的网络传播对汉字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题目4
举例说明什么是网络语言发展的补位、过滤、虚位和挤位?
答:
语言随着交际的深入发展,总有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词语暂时缺位现象,就需要想办法采用另外一个词去添补,满足交际表达的需要,这就是补位。语言的过滤就是根据使用情况对多种语言形式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得到公认的词形,排除并逐步淘汰另外一些词语形式。一个词形,同时代表多种意思,这就使得这个词语位置出现了表面上具有补位词而实际上仍然空缺的情况,这就是虚位。在语言的补位阶段,由于缺乏规范和引导,往往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于是记录一个事物会出现很多形式各异的词语,形成挤位现象。 题目5
网络语言会不会对现实语言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如何规范?谈谈你的看法。
答: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既然现在还拿不出- -个好的方案去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网络语言将走向何方?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作为国内普通话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否也会收录它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 -些专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 -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作“大哥大”,但是
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
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