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课本P73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记住并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7的乘法口诀,今天福娃妮泥要和我们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口诀记得最熟,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3= 6×5= 7×1= 7×0= 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 ) 三七( ) 六七( ) 四七( ) ( )七三十五 ( )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除15题外,每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第15题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谁算得快
7×2= 5×7= 6×7= 7×5= 4×7= 7×7= 7×4= 6×4= 7×3= 2×7= 6×6= 5×6= 6×5= 7×6= 3×7= 5×5= 5、接龙背口诀,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升:通过小组的讨论与全班的汇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7的乘法口诀的特点有7句,知道相邻两句口诀中,后一句比前一句多7,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
第三课时: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口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3= 6×5= 7×1= 7×0=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 ) 三七( ) 六七( )
四七( ) ( )七三十五 ( )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4、看谁算得快
7×2= 5×7= 6×7= 7×5=
4×7= 7×7= 7×4= 6×4=
7×3= 2×7= 6×6= 5×6=
6×5= 7×6= 3×7= 5×5=
5、接龙背口诀,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四、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课(二)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课(三)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口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