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山西火电何以连续三年巨亏?
来源: 作者:蒋学林 张子魁 日期:11.03.17
本网记者 蒋学林 张子魁
编者按 山西燃煤发电企业,连续三年巨额亏损,坐在煤堆上却已无钱买煤。对此,山西电监办(前身为太原电监办,2010年8月更名)自2008年以来已多次向国家电监会、山西省委省政府提交翔实报告,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近日,为尽快推动问题的解决,山西电监办与本网联手,深入多家发电企业,现场进行深度调研。
对面坐着三位总经理,来自三个不同电厂。
这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形。我们所预期的,只是见到其中一位,或者是他的副手。
他们的电厂分属于不同投资主体,建设年代、装机容量各不相同,但同在山西,同在晋东南,遭受着相同的痛。
无一例外,他们脸上堆满忧愁,言辞急切地表达着诉求,似乎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情况都倾倒到我们的脑海中。
“帮我们好好呼吁呼吁。”在短短半天时间里,他们一次次表达着最简单的愿望。
作为企业,他们的“零利润”诉求,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但却又是多么真实而又遥不可及。连续三年的巨额亏损,已经让他们难以为继,现在的希望只是收支平衡,让企业继续生存下去,以尽把企业死死捆住的社会责任。
山西是我国产煤大省,煤炭产量长期居各省(区、市)之首,即使2009年以来被产能快速增长的内蒙古超过,其煤炭大省的地位也并未改变。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山西2010年的煤炭产量达到7.4亿吨。
可以说,山西省的燃煤电厂就坐在煤堆上,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然而,近期 却屡屡缺煤停机,导致大范围拉闸限电。
对此,记者接触到的多家发电企业有着简单明了的解释:“我们不是买不到煤,而是没钱买煤。”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却意蕴深广,隐约提示着深层次的矛盾。
这已经引起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3月4日,新上任的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专门召集山西电监办和8家电力企业、4家煤炭企业座谈,寻求解决火电企业经营困境的方子。
巨亏连三年累计超百亿
提示:山西发电企业的亏损始于2007年,省调发电企业当年累计亏损2亿元。
2008年后,即陷入巨额亏损泥淖,山西省调发电企业三年累计亏损近120亿元。很多发电企业的资金链已断裂,形势岌岌可危。
文首提到的三位总经理中,有一位是来自华电武乡和信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乡电厂)的闫俊杰。
我们的行程计划中,晋东南选择了山西漳山发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漳山电 厂)和山西鲁晋王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并没有武乡电厂。3月7日上午,他出现在漳山电厂的会议室,是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武乡电厂位于长治市武乡县上城村,距离漳山电厂有1小时以上的车程。
武乡电厂的加入,更增加了我们样本的丰富性、多样性、代表性。这家电厂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分别于2006年10月7日、2007年1月7日投产发电,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新电厂。
2007年,武乡电厂实现微利37万元。
2008~2010年,武乡电厂机组利用小时均维持在5000小时以上,发电量逐年增长,分别为60.43亿千瓦时、62.41亿千瓦时、63.44亿千瓦时,收入分别为13.59亿元、15.19亿元、15.92亿元。
武乡电厂技术指标先进,但利润方面的表现却跟产出逆势而行,亏损得厉害。
据闫俊杰介绍,武乡电厂2008~2010年分别亏损5.97亿元、3.73亿元、5.47亿元,三年累计亏
损了15.17亿元。
与武乡电厂同处晋东南的漳山电厂的情况同样很不妙。据漳山电厂总经理谷中和 介绍,漳山电厂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是山西省调最大的发电企业之一。2008~2010年,漳山电厂累计亏损12.3亿元,其中2010年亏损高达5.09亿元。进入2011年,亏损进一步加剧,前2个月已亏损1.02亿元。
与漳山电厂仅一墙之隔的漳泽电厂境况似乎更为惨淡。该电厂装机容量为4×20万千瓦,属于上市资产,为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漳泽发电分公司。三年累计亏损7.1亿元(其中2009年为赢利1.14亿元)的业绩表现,让企业负责人心急如焚,但在目前情况下,却毫无办法。
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神头一厂)地处煤炭资源丰富的朔州市境内,曾是山西省最早建成的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顶着十分抢眼的光环。但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上大压小的历史大潮,新的更大的电厂纷纷拔地而起,而神头一厂却在萎缩,目前装机容量只有80万千瓦。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似乎没有给其经营状况带来点点亮色,2008~2010年分别亏损2.32亿元、8797万元、5151万元。
不仅仅是晋东南,我们所到之处,巨亏俨然成了不变的主旋律。据了解,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以下简称太原一热)2008年亏损3.52亿元,2009年亏损3.61亿元,2010年亏损4.02亿元,今年前2个月又亏损了7000多万元。这个电厂的亏损似乎已让上层束手无策,三年内更换了三任厂长,却于事无补。
地处山西最南端的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运城电厂)安装有两台60万千瓦的亚临界机组,单位装机造价3800元/千瓦,2010年供电煤耗338克/千瓦时,厂用电率6.14%,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生产指标一流,但日子却出人意料的艰难,2008年~2010年分别亏损7.2亿元、3.2亿元、4亿元。
这不是全部,亏损在山西全省范围蔓延,笼罩着更多电厂。据山西电监办提供的数据,2008年,山西省42家主力电厂亏损51.35亿元,亏损面达80.95%。2009年,42家企业亏损19.18亿元,亏损面达61.91%。
2010年,山西48家省调发电企业累计亏损38.17亿元,其中亏损的32家企业合计亏损50.5亿元。
资金链断裂拉限电开演
提示:由于连年亏损,发电企业的银行授信一降再降,很多已经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链断裂。无钱购煤,缺煤停机,直接影响到山西电力供应,今年1月18日最大限电达到440万千瓦。
连年的亏损,导致发电企业的负债率节节攀升。
据漳泽电厂总经理李王斌介绍,漳泽电厂2009年资产负债率为77%,但在2010年大亏2.8亿元之后,负债率猛然上升到了91%。今年的计划是不超过104%。
漳泽电厂91%的高负债率已然让人触目惊心,但与神头一厂相比,漳泽电厂的负债情况似乎还算是好的。截至2010年底,神头一厂银行借款高达15.2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95%,一年的借款利息就高达5900万元。
而武乡电厂、运城电厂、太原一热等的负债情况则更是惨不忍睹。
目前,武乡电厂负债率已达110%,已无法从银行贷款,资金链已断裂。电厂正在为从哪里借款而发愁。
运城电厂去年底负债率达到118%,今年考核目标是127%。“127%的负债目标将提前实现。”该电厂党委书记赵伟明对此深为忧虑。
太原一热截至今年2月底的负债率则 已高达145.1%。“(国电)华北分公司给我们钱,我们就转一圈。”太原一热副总经理潘纪文深感无奈,现在已完全不跟银行打交道,所有的银行贷款也已置换成集团内部的低息贷款。
燃料付款的规则似乎也由于电厂亏损而悄然变化。我们接触的多位人士都表示,此前煤炭采购往往事后结算即可,现在预付款更为流行起来。
一家电厂的负责人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欠煤款3.5亿元之多,已然有些“靠坑蒙拐骗过日子”的况味。
这不是孤例,倒颇有典型性。这或许也是促使煤炭采购付款规则转变的因素之一?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的电厂,每月与电网企业结算后,最要紧的就是赶紧打煤炭采购预付款,为此后发电计。甚至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