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
⑤预案要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⑥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危险性分析 2.1 公司概况
单位总体情况:我公司是以建筑施工为主业的施工生产单位,主要承揽土建、钢结构和市政工程建设。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的流动性;建筑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建筑生产的条件差异大,可变因素多;生产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施工和高空、地下作业多;手工操作,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由于这些特点,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从可能危害社区的重要角度来看,一个施工项目应当确定为一个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对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来看,一个施工项目过程可能包含若干个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因此,我公司危险源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施工场所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关。施工场所危险源主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意外;
②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
③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④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⑤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等意外。
⑥人工挖孔桩(井)、隧道凿进、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危险源。
⑦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
2.2.2 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杜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①临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顶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坍塌、坍陷、爆炸与火灾等意外。
②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③临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临空(街)作业面,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造成外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体(件)打击人员等意外。
④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设计方案、误操作、防护不足等造成发生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意外。
⑤在高压线下、沟边、崖边、河流边、强风口处、高墙下、切坡地段等设置办公区或生活区临建房屋,因高压放电、崩(坍)塌、滑坡、倾倒、泥石流等引致房倒屋塌,造成人员伤亡等意外。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建设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 应急救援部总指挥:刘长征 应急救援部副总指挥:郑波 李茂林 下设六个应急救援小组: 现场抢救组长:李海红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安全保卫组长:李玉蜡 医疗救护组长:张勇 善后处理组长:吴瑛 事故调查组长:陈贻兵 后勤保障组长:邓昌杰 危险源风险评估组长:黎才蓉 技术组长:许清
3.2 应急组织体系框图
3.3 应急组织职责
3.3.1 应急指挥部职责
①研究制定、修订本公司应对建设工程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②负责指挥特别建设工程施工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
③分析总结本公司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④负责本指挥部所属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⑤承办上级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3.3.2 应急救援总指挥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7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