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7:00: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11

是( )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分析】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改进后的优点是: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

【解答】解:A、改进后,分液漏斗可以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操作更方便,所以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故正确;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故正确;

C、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换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将烧瓶中的固体改为石灰石(或锌粒),铁丝换成燃着的木条,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故正确;

D、铁丝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故选:D.

10.(2分)(2017?眉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不易变质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浸没在植物油中的铁钉容易生锈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1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12

D、根据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易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浸没在植物油中的铁钉,不易与氧气、水接触,不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2分)(2017?眉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总喜欢往水底游动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实验室常将固体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实验以控制反应速率

D.对于人体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分析】A、根据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呈反比考虑;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C、根据溶液中物质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考虑;D、根据人体内元素的作用考虑.

【解答】解:A、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呈反比,天气炎热时,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塘里的鱼总喜欢往水面游动呼吸足够的氧气,故A说法错误;

B、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所以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B说法正确;

C、溶液中物质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故C说法正确;

D、对于人体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2.(2分)(2017?眉山)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H2O=H2SO4 B.2Ag+H2SO4=Ag2SO4+H2↑ C.NaHCO3+HCl=NaCl+CO2↑+H2O

D.Ca(OH)2+2NaNO3=Ca(NO3)2+2NaOH

【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从是否配平、化学式是否正确、条件是否正确、是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2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13

否正确标注↑或↓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A、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不是硫酸,错误; B、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硫酸反应,错误;

C、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完全正确; D、氢氧化钙与硝酸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是水生成,不能反应,错误; 故选C.

13.(2分)(2017?眉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B.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自制“叶脉书签”的关键步骤是将洗净的树叶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D.测定pH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该落液的pH

【分析】A、根据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解答; B、根据过滤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C、根据自制“叶脉书签”的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考虑解答; 【解答】解:

A、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B、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以免把滤纸弄破,故正确;

C、自制“叶脉书签”的关键步骤是将洗净的树叶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故正确;

D、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使用的,会把溶液给稀释了,故测出结果不准确,故错误. 答案:D

14.(2分)(2017?眉山)下列除去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试剂或方

A

Cu粉

Fe粉

足量CuSO4溶液

13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14

B C D

KNO3溶液 CO2气体

NaCl CO

蒸发结晶、过滤

点燃 过量CO2

NaOH溶液 Ca(OH)2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Fe粉能与足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Cl、KNO3的混合溶液,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的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H)2和NaOH溶液均能与过量CO2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5.(2分)(2017?眉山)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如果玻璃管中有空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爆炸进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4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15

行分析;

C.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装置末端处添加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正确;

B.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如果玻璃管中有空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爆炸,故实验开始要先通入一氧化碳至空气排完,再加热药品,故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可以用Ca(OH)2溶液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故正确;

D.盐酸不但与铁反应,也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铁,故错误. 故选D.

16.(2分)(2017?眉山)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d点浓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42﹣

【分析】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解答】解: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等三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5

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g2t3478yn9uewu2s0h44x67j2pwjr01eda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