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2.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认识空气“大家族”》 - 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2 1:3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第1课时

引言:

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落实双基、增强实验的基础上,着重强化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中重过程、重方法、重精神、努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古人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方法之一是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逐步建立有利于促动学生综合发展的学习体系。本节课从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开始,通过讲述科学家发现空气成分的小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调查和收集空气污染情况,了解酸雨和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拓展了学科内容。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空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化学物质,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理解。选择以空气为题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实行科学教育的原则”。本课题包含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空气成分的探究,第二部分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第三部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在第三部分内容中包括空气的污染物的种类,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和防治,酸雨的危害和防治等三个板块。在这部分教学中结合08年北京奥运自然引出我国对空气污染的整治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多媒体演示、观看Flash小影片、讨论等形式展开学习过程,把化学知识融于现实生活中,较好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

2、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人为的空气污染源和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水平和实验设计水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气含量的测定和空气成分的研究,让学生初步学习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物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理解保持空气洁净的重要性,养成关心空气质量,自觉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与责任感,增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空气的组成及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四、教学过程:

[引言] 展示图片:右图是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它载着宇航英雄杨立伟实行了太空之旅的探

索,左图是太空拍摄的卫星照片,大家发现属于我国的版图中绝大部分面积没有绿色植被,赤裸裸地面向宇宙,这也是我国环境恶化,产生灾害性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科学家,来理解一下我们周围的空气,来实行空气之旅的探索。

[投影]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叙述] 地球表面覆盖的一层空气成为大气层,又叫大气圈,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大气层

的结构。

[投影] 一、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电离层 外层

对流层空气密度最大,各种天气现象均在对流层发生

[提问] 平流层分布了臭氧层,向保护伞一样保护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它的作用是什

么?

[生] 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避免受到紫外线过度照射,引起皮肤癌和白内障。 [归纳] 我们应该保护臭氧层

[叙述] 人类的很多活动及发明创造破坏了臭氧层,在南极上方甚至出现了臭氧层消失的

现象,形成了臭氧层空洞。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臭氧层空洞日趋严重。

[投影] 展示历年臭氧层空洞图片,卫星照片;臭氧层空洞的资料介绍。南极上方臭氧层

空洞面积已达到2900万平方公里,比四个澳大利亚面积还要大。

[提问] 你们认为采取哪些措施能够保护臭氧层

[生] 使用无氟冰箱,禁止使用氟里昂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提问]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你们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体积各占多少? [提问] 能否做个小小科学家,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一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原理1 氧气能支持燃烧 [交流] 实验的设计原理、装置草图、实验步骤、预期结果

点燃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原理2 容器内压强变化后会造成外界水倒流入容器 提供的试验器材: 广口瓶(有刻度) 烧杯 水 燃烧匙 双孔塞

导管 红磷 酒精灯 火柴 弹簧夹

[实验探究]

[提问] 1、红磷燃烧的现象?

2、红磷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瓶内剩余气体为什么? 3、烧杯内水为何会倒流入广口瓶?

4、倒流入广口瓶的水占就广口瓶容积的几分之几?这说明了什么?

[拓展] 图片展示,背景介绍。众多科学家在探索空气组成的实验中做出了贡献。1774年

英国化学家普列斯特通过加热氧化汞发现了氧气。拉瓦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钟罩实验,最早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将汞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到不再有红色残渣生成为止。冷却至室温后,发现倒流入钟罩内的水的体积占钟罩容积的1/5,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占了1/5。而且钟罩内剩余气体不能燃烧,主要为氮气。

[板书] 二、空气的成分

氮气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0.94% (氦气He 、氖气Ne、氩气Ar等…) [叙述] 空气中氧气占了1/5,它能供给呼吸,氮气占了4/5,还含有约0.94%的稀有气体,

这些气体也有着广泛的用途。课前老师让你们去上网查阅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请同学们来大胆阐述一下。

[背景] PPT 展示氮气的用途 录像 稀有气体的用途 [板书] 三、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 用途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填充灯泡延长寿命,食品包装防腐

1、氮气 一定条件能与其它物质反应 合成氨,制取硝酸、氮肥、炸药

通电能发出有色光 电光源 测电笔 霓虹灯 2、稀有气体 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工业生产中作保护气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 填充气球、飞艇

[拓展] 科学家发现稀有气体的存有也经历了一番挫折,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从

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与从化合物中制取得到的氮气密度相差0.0064克/升,雷利不放弃这小小的误差,锲而不舍地寻求着真相。1894年拉姆齐在雷利的启发协助下,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验等一系列研究,发现了氩元素,之后陆续发现了其

它稀有气体元素。拉姆齐因为发现了稀有气体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可见科学探索是无止境地,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放弃每个细小的变化。大家在学习上也应该本着严谨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去努力,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叙述 ]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一个成年人一天呼吸的空气约12000升,可见空气

的质量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交通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超越了大气的自净水平,就产生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气污染。

[图片]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图片] 城市人口中每万人有6人死于空气污染

[叙述] 口罩遮脸 奥运丢脸?美国奥委会将向美国奥运代表团600多名成员发放秘密研

制的高科技口罩。 这是为什么呢

[录像] 空气污染是怎样产生得?

[讨论] 根据录像内容说说空气的污染源和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 [投影] 四、 空气的污染

1、人为的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燃料燃烧污染源 可吸入颗粒物 沙尘暴

氮氧化合物 空气质量日报

2、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SO2 酸雨

CO 汽车尾气排放 碳氢化合物

[叙述]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空气质量,每天都会播报空气质量日报,包括哪些指标?留意

过电视吗?请同学们养成关心空气质量的好习惯。

投影] 图片展示酸雨的危害

[叙述] 据可靠资料:我国仅江苏浙江等7省,因酸雨就有7.5亿农田减产,年损失37亿,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损失54亿。酸雨腐蚀建筑物和雕像,故宫四个角楼的镏金在50年代做成,80年代就失去光泽。含有酸性物质的空气会加重呼吸道疾病,酸雨中的甲醛、丙烯醛等对人的眼睛产生刺激,酸雨导致水体酸化,鱼类灭绝,也会使泥土中的有毒金属溶出,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归纳] 酸雨的危害

a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 b腐蚀建筑物 c污染水源,使地表水酸化 d影响人类健康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2.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认识空气“大家族”》 - 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g7dg14i54862m61dk4v721et5ixw1005j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