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氢气吸附原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8 10:45: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氢气吸附原理

第一章 前言

本装置是采用变压吸附(简称PSA)法从富氢气流中回收或提纯氢气。改变操作条件可生产出不同纯度的氢气,氢气纯度最高可达99.999%以上。

本装置采用气相吸附工艺,因此,原料气不应含有任何液体或固体。 本说明中涉及到的压力均为表压,组成浓度为摩尔百分数,流量除专门标注外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流量。

第二章 工艺说明

本装置为四塔二次均压工艺流程,它的关键部分由四个吸附塔(以下简称A、B、C、D塔)和十八个气动角座阀和二只梭阀组成。另外在原料气输入管路上配置一个原料气缓冲罐(以下简称为E),在产品气输出管路上配置一个氢缓冲罐(以下简称F),使产品气能稳定地输出。 一、工作原理和过程实施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PSA)分离气体的工艺,其原理是利用所采用的吸附剂对不同吸附质的选择性吸附和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随压力变化而有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选择吸附条件下,高压吸附除去原料中杂质组分,低压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整个操作过程是在环境温度下进行的。

吸附剂的再生是通过三个基本步骤来完成的: 1. 吸附塔压力降至低压

首先是顺着吸附的方向进行降压(以下简称为顺向放压),接着是逆吸附的方向进行降压(以下简称为逆向放压)。顺向放压时,有一部分吸附剂仍处于吸附状态。逆向放压时,被吸附的部分杂质从吸附剂中解吸出来,并被排除出吸附塔。

2. 用产品气在低压下冲洗吸附剂,以清除尚残留于吸附剂中的杂质。 3. 吸附塔升压到吸附压力,以准备再次分离原料气。

本装置采用四塔二次均压变压吸附过程,即每个吸附塔在一次循环中均需要经历吸附(A)、一次均压(1ED),顺向放压(PP),二次均压(2ED),逆向放压(D)、一次升压(2ER),二次升压(1ER),以及最终升压(FR)等九个步骤,四个吸附塔在执行程序的安排上相互错开,构成一个闭路循环,以保证原料连续输入和

1 / 18

氢气吸附原理

产品不断输出。

整个过程主要由十八只气动角座阀和二只梭阀来实现。 程控阀的功能说明如下:(见PSA-H2氢气提纯工艺流程图) 高选阀——A、B、C、D塔出料和二次均压高选阀

KV e,f——A、B塔产品输出,以C、D塔终充,对A、B塔均压,冲洗阀 KV g,h——C、D塔产品输出,以A、B塔终充,对C、D塔均压,冲洗阀 KV a,b,c,d——A、B、C、D塔进料阀

KV –e,-f——二次均压阀 KVi,j,k,l—逆向放压,冲洗排放切换阀

KV m ——二均阀 KV -m ——逆向排放阀 A、B、C、D——吸附塔 E——原料气缓冲罐 F——氢缓冲罐

现以A塔为例对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1. 吸附(A)

原料气通过气动角座阀KV a进入A塔,A塔在工作压力下吸附流入原料气中的杂质组分,未被吸附的产品组分H2通过气动角座阀KV e和高选阀流出,其中大部分作为产品从本系统中输出。剩余部分通过调节针阀和气动角座阀KV h向D塔进行最终级升压。吸附过程直至输出产品杂质浓度超过规定值时结束。

2. 一次降压平衡(1ED),简称:一次均压

操纵气动角座阀KVa,切断进A塔原料气,同时操纵气动角座管阀KV f,使A塔与刚结束一次升压步骤的B塔以出口端相连,实行一次压力平衡,一次均压后A、B塔压力基本相等。回收了A塔的死空间的H2。 3. 顺向放压(PP),简称:顺放

A塔完成一次降压平衡(1ED)步骤后,又操纵气动角座阀KV f,使B塔最终升压;A塔内剩余气体顺着出口方向通过气动角座阀KV –e,再通过调节针阀限流,然后再通过气动角座阀KV-g向刚完成逆向放压的C塔进行冲洗。当A塔压力降至规定值后,停止顺向放压,进行下一步骤。

2 / 18

氢气吸附原理

4. 二次降压平衡(2ED),简称:二次均压

操纵气动角座阀KV –e和KV m,使A塔剩余的气体流过选择阀G2进入C塔底部,实现二次均压后A、C塔压力基本相等,又进一步的回收了A塔的死空间的H2。 5. 逆向放压(D),简称:逆放

A塔二次均压(2ED)结束后,操纵气动角座阀KV i和KV –m,使A塔内剩余的气体从塔的入口端排出放空,A塔进行脱附。 6. 冲洗(P)

A塔逆放后,尚残留在踏内的杂质是利用D塔的顺放气,通过气动角座阀KV h,再通过调节针阀限流,然后再通过气动角座阀Kv e向刚完成逆向放压的A塔床层进行冲洗,塔内杂质进一步脱附,冲洗脱附气通过气动角座阀KV i排出放空。

7. 一次升压平衡(2ER),简称:一次升压

A塔冲洗步骤结束后,操纵气动角座阀KV m,使A塔排放处关闭,利用D塔顺放后的剩余压力对A塔进行顺向压力平衡。A塔压力升高直至两塔压力基本相等,此时回收D塔空间的H2。 8. 二次升压平衡(1ER),简称:二次升压

在一次升压步骤结束后,操纵气动角座阀KV e处于中通状态,同时操纵气动角座阀KV f处于中通状态利用B塔的一次均压气对A塔进行压力平衡,A塔压力进一步提高。直至两塔压力基本相等,此时回收了B塔死空间的H2。

9. 最终升压(FR),简称:终充

A塔的最终升压是用产品气来升压的,操纵气动角座阀KV e,使其与调节针阀连通。C塔通过气动角座阀KV g输出产品气,A塔的最终升压通过调节针阀与它连通,调节针阀是最终升压的限流阀,在规定时间内最终升压使A塔压力基本接近吸附压力。通过这一步骤后,再生过程全部结束,紧接着便进行下一次循环。

其它三个塔的操作步骤与A塔相同,不过在时间上是相互错开的。同一时间

3 / 18

搜索更多关于: 氢气吸附原理 的文档
氢气吸附原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gbbo8twbu3bj0w6iip07zlrl1bk8m0131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