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路:随着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转变,体育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中介组织将会在兴办社会体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化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将在政府领导下,有序、有效地开展社会体育工作。我国的社会体育将形成一种管理由政府、建设靠国家、兴办靠社会、活动有社团、锻炼有组织的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格局。
3.社会体育管理和体育健身活动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技术将渗透到社会体育的更多环节。社会体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和人才在体育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的体育健身方法、体育健身器材等将不断涌现;社会体育的信息化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运动要讲科学将成为更多人的锻炼共识。社会将出现更多的开具运动处方的机构,为人们提供科学健身服务。
4.社会体育工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体: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将逐步完善,社会体育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体育行政管理方式将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关系到社会体育发展的诸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突出性问题,将通过立法得到解决,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同时,公民和组织的体育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普遍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体育权益。
5.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为了满足人民的多种体育需求而开办的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随着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家庭体育消费将大幅度增长,社会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向体质与健康投资,搞体能储备,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由此带来的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表演等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将大大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并
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二节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一、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和2010年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出了我国群众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是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二)推行《纲要》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基本问题。推行《纲要》将会更加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有效而普遍地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2.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身体素质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最有效的手段。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可以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3.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
我国社会发展的宗旨是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和重要指标,广泛开展社会体育活动,必将大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4.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群众体育是体育的主体和基础。推行《纲要》将大大加强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力度,加快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速度,扩大群众体育的规模和实力,提高群众体育的素质和水平,促进体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5.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体育的权利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法》也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帮助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公民参与体育的权利。推行《纲要》,就是要使全民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自己的权利,是国家保障人民健康的具体体现;就是要使各级地方政府履行为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的法定职责,使人民群众充分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6.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推进我国群众体育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群众体育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从而增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育发展之路。 7.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有12亿人口的中国推行《纲要》,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大众体育的发展,对于世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推行《纲要》将使中国在人类社会中更多地承担责任,作出更大贡
献。
二、《纲要》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一)《纲要》的基本精神
1.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愿望,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纲要》确定的实施对策、实施重点和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纲要》将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发展全局统一起来。既强调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又强调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改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把全民健身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清楚地显现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核心和主题
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普遍增强人民体质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核心和主题。强健身心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功能,而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其根本途径是动员亿万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纲要》的全部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它在规划、宣传、法制、组织网络、资金、消费、体质监测、指导者队伍、健身方法、科技、场地设施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和采取的措施,都是为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而服务的。抓住了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普遍增强人民体质就是抓住了实施《纲要》的核心和主题。
3.探索新时期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体育改革.探索新时期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行《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