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b (2)岩石圈的范围b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b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 (2)内部圈层各层特点
内部圈层 范围 特点 很薄的固体外壳,分硅铝层和硅镁层。平均厚度约17 地壳 地表—莫霍面 km,大陆约33 km,海洋约6 km(往往缺失硅铝层);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自上而下穿越莫霍面时地震波速度突然增加 莫霍 地幔 面— 古登 堡面 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呈固态。上地幔的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震波在往下穿越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古登 地核 堡面 —地 心 分外核和内核。外核的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不能在外核传播),内核可能为固态(纵波速度加快)
2.岩石圈的范围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图示如下:
地球的结构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和下表所示:
圈层名称 不连 续面 深度(km) 地震波的 速度变化 特征 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地壳 莫霍 面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古登 外核 堡面 平均17 2 900 陆地33 km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2 900 km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呈熔融状态(液态)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地 核 内核
(2018年6月浙江学考)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壳 C.③-地幔
B.②-岩石圈 D.④-软流层
2.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D.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解析:第1题,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第2题,①中横波传播速度不是最大,②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③中横波消失,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④由铁、镍组成。
答案:1.A 2.C
为增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2015年12月,北印度洋上一项有中美英等国科学家参与的“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的钻探活动正在进行。据此回答3~4题。
3.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C.化学元素分布变化
4.“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 ) A.软流层 C.莫霍面
B.岩石圈 D.古登堡面 B.物质相态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解析:第3题,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科学家通过统计多次地震发生时不同地方接收到地震波的情况,从而推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进而推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所以选A。第4题,地壳和地幔的边界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面,所以选C。
答案:3.A 4.C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特点 密度、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温度有降有升 由固、液、气三态组成。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最活跃的圈层,范围包括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外部圈层比较
大气圈 概念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组成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圈 统 水圈 续 表 概念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组成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其他 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2020·舟山质检)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3 题。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1.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C.岩石圈
B.水圈 D.地壳
2.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C.树木花草
3.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答案:1.B 2.C 3.B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B.岩石 D.大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