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8:33: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

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篇一《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摘 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社会普遍重视。

人的心理可以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正常心理又分为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来源于许多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将心理咨询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根据各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任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的大学生们被誉为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他们思维活跃,渴望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同时易于情绪化,自制力较弱,社交能力不足,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压力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突出,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的含义及种类1.心理的含义。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界事物,通过头脑活动思考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2.心理的种类。

根据李天心的四种判别标准和郭念锋的三条原则,可以把人的心理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根据许又新的三类标准和郭念锋的十标准可以将正常心理分为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根据刺激的性质、反应持续的时间、强度、是否泛化,将不健康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特殊心理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大学适应困难的心理问题。 “90后已进入校园,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精神上渴望独立而生活上却依赖父母,个性上自信张扬而面对陌生人却又沉默寡言,思想上比较成熟而处理问题时又显稚嫩,做事情果断大胆但考虑不周全。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是18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开学报到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

他们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工作、生活,因此有些学生感到痛苦迷茫,一个学期找不到方向,各种不良的情绪相继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运而生。

2.学习困难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

他们有的缺乏学习动机,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求知欲而厌倦学习,甚至逃避学习;有的学习动机过强,对学业期望过高,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不恰当,给自己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受个体之间的差异、认知评价的失调和考试情境的刺激,出现考试焦虑,担心考不好,担心未来的前途渺茫等。

3.人际交往困难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

然而,由于人际关系及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单纯性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表现自己的勇气,缺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易受到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自我中心、不敢交往、小圈子交往、念旧情结果等。

4.家庭经济困难的心理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的学费逐年提高。

一般来说,完成大学专科三年大致在5-6万左右。

如此昂贵的费用对于农村学生家庭来讲是很难接受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经常为高额的费用而发愁。

而那些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衣服、手机都是“名牌。

对此,不少自尊心强的大学贫困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5.情感问题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许多人还未能深刻理解情感的意义以及对于人生的影响。

在情感面前,大学生不少人有过失恋的体验。

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情绪;在行动上多表现为冷漠、颓废、烦躁、逃避或攻击等。

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轻者影响学业和进步,重者引起身心疾病,极个别的甚至轻生。

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情感问题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6.就业困难的心理问题。

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大学生就要毕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他们在就业中明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发展,适合做哪些工作。

加之竞争激烈,经验不足,很容易陷入心理误区,出现过度焦虑

心理、自卑畏怯心理、自负心理、盲目冲动心理、急功近利心理、患得患失心理、嫉妒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问题。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1.将心理咨询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多年的大学校园生活。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通过各种问卷和量表进行测量,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连续、稳定地开展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保证。

根据学生心理档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养建议,积极地进行跟踪调查,以发现问题较多的学生和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在个别辅导时,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问题,也可以多方面或全方位地进行,这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心理咨询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朋辈咨询、网上咨询、书信电话咨询、团体与个别咨询结合等。

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要结合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本人的特点来进行,要有整体观念,把大学生心理咨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此外,还要注意与辅导员、班级干部经常保持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根据各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任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 的文档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h9ei8th125kaxd91bwp423gj8gje700l2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