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 L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核外电子层数
兀素种类 种兀素 种兀素 种兀素 种兀素 种兀素 「第一周期
1 2
3 4 5 2 8 8 18 18 厂短周期土
第二周期
厂周期
] L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元 素 (7个横行)) (7个周期)
1.原子Z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一)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 )
★熟背前 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是 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 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 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 编排原则: ①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 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 结构特点:
周2
L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
种兀素
1第七周期
期
7
未填满(已
26种元素)
I A
表
「主族:
?四A共7个主族
1族
副族: 川B?四B
I B?n 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忸族:三个纵行, 位于四 B和I B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加上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 的递增而
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 元素
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兀素 11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I 1s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一 (3)主要化合价 + 1 + 2 + 3 + 4 + 5 + 6 + 7 -4 -3 -2 -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 一 ■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 难易 冷水 热水与 酸快 与酸反 应慢 剧烈 (6)氢化物的化学式 SiH4 PH HS HCl 一 ⑺与H2化合的难易 由难到易 . 一 (8)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性增强 . 一 NazO MgO Al 2Q SiO2 P2Q SO CI2Q ——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 学式 最高价 氧(10)化学式 NaOH Al(OH) 3 H2SiO3 HPQ H2SQ HCIC4 一 化物 对应Mg(OH), 水 化物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氧化弱酸 强酸 一 物 中强 酸 很强 的酸 (12)变化规律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t 一 第I 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1
高一化学复习提纲
第四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 金属性强(弱)一一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
换反应(强制弱)Fe+ CuSO FeSQ+ Cu。⑤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⑥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
金属腐蚀难易;
;③最高价氧化 物 (2) 非金属性强(弱)一一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 2NaBr+ Cl 2= 2NaCI+ B「2。⑤单质的氧化 性(或离子的还原元素化合价规律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的负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 数-8,最高正价数和负化合价绝对
值之和为8;其代数和分别为:0、2、4、6。
化合物氟元素、氧元素只有负价
(-1、-2),但HFQ中F为0价;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性); (I)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Na> Mg> AI 非金属性:Si < P< S< CI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T难 单质与氢气反应: 从难T易 碱性:NaQH> Mg(QH》> AI(QH) 3 氢化物稳定性: SiH4< PH< H2S< HCI 酸性(含氧酸): HSiQ3< HPQv HSQv HCIC4 (H)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Li < Na< K< Rb< Cs (碱金属兀素) 与酸或水反非金属性:F> CI > Br > I (卤族兀素) 单质与氢 应:从难T易 气反应:从易T难 碱性:LiQH< NaQ< KQK RbQK CsQH 氢化物稳定: HF> HCI > HBr> HI (出 ) 金属性:Li v Nav Kv Rb< Cs 非金属性:F> CI > Br > I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 < Nav K< Rbv Cs 氧化性(得电氧化性:Fa > CI 2> B「2 > I 2 还原性:F「< CI 子能力):Li > Na* > K > Rb > Cs —< Br—< I — 酸性(无氧酸):HF< HCI < HBr< HI \\族 周Mt A II A in A IV A V A VIA VE A 0 非金属性逐渐増强
金 隔B 非 性Al|si
金 逐 渐Ge [AS 雇稀性有气増
强Sb T逐体冬 渐元 Po At
増强素 金雇性逐渐増强
注意: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奇、偶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奇数,如
CI的
化合价有+1、+3、+5、+7和-1价。最外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其化合价通常为偶数,如
S的化合价有
-2、+4、+6 价。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 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 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兀素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兀素之间(特殊: NHCI、非金属兀素之间 NHNQ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兀素组 成,但含有离子 键)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 A— B型,如,H- CI。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 A型,如,CI — CI。
2.电子式:
电子式 是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式子。原子的电子式是在兀素符号的周围画小黑点 (或X)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Mg : Al ?
:§?
;j>?
:§: : Cl: : Ar :
:-V ■
工■
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用它的离子符号表示;在阴离子或原子团外加方括弧,并在方括
H
H
I. ■'
高一化学复习提纲
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