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Uo2?Uo?Uo?100% (8)
4对于多路输出,其它各路输出应同时加I或(10%-15%)I负载。 ○oo4.4.3 效率的计算
(1)内容:测试不同交流输入电压,不同负载条件下电源效率η (2)测试方法:
1交流输入电压15V,18V,21V输出电流为100%○Io,30%Io,空载时,测出对
应的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值Uo与对应的交流输入功率Pin。
2计算效率 ○
??PoPin?100%??Uo?Io?Pin?100%
(9)
3对于多路输出,其输出功率为各路输出功率之和。 ○
4.4.4 输出纹波电压测试
(1)测试条件:交流输入电压220V,输出满载(对于多路输出,各路均满载) (可根据需要设定交流输入电压15V,18V,21V满载输出条件下测试)。 (2)测试方法:测试时,示波器TIME/DIV档置10uS/div,带宽置20MHz,读取示波器显示的输出电压峰-峰值即为输出纹波电压(包含毛刺在内的峰-峰值为纹波+噪音)。 4.4.5 输出过压保护功能测试
(1)测试条件:交流输入电压18V,输出满载条件下测试。
(可根据需要加测交流输入电压15V~21V,满载输出条件下过压保护功能)。 (2)测试判定方法:
1调整输出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缓慢升高,直到电源输出突然关断(输出电压突变为○
零,电源处于保护状态),此时输出电压值即为输出过压保护点。
45
2若无输出调整电位器,可在电源满载工作时,于输出端外加直流电压并慢慢调○
高,直到电源保护无输出。 4.5 测试结果分析
综合分析可知测量电路中可能带来误差的因素有: (1)测输出电阻是时接触点之间的微小电阻造成的误差 (2)电流表内阻传入回路造成的误差 (3)测纹波电压时示波器造成的误差
(4)示波器、万用表本身准确度造成的系统误差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进: (1)减小接触点的微小电阻
(2)根据电流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进行改正 (3)测纹波时示波器采用手动同步 (4)采用更高精确度的仪器
46
5 总结
对于软件方面,单片开关电源的程序设计具有高性价比,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电路,还必须了解有关通用及特种半导体器件、模拟与数字电路、电磁兼容性、热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按照传统方法,开关电源要全部靠人工设计,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因设计时的变量多,难于准确估算,使得设计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还需多次反复修正。
对于硬件方面, 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比较复杂。首先根据给定的参数来确定所要选择的拓扑结构,即DC-DC变换电路,其次对电路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如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启动电路的设计、输出滤波电路的设计和保护电路的设计等,最后确定所有需要用到的电子元器件,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进行对整个电路的模拟,可以通过Protel或Multisim对其进行模拟测试,最终得到多需要的整个电路原理图并进行制版。
47
参考文献
[1] 徐德洪,译.开关电源设计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陈家光.RCD箝位反激式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C].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3] 张兰红.基于电流控制技术反激DC/DC变换器研究[C].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2. [4] 李良钰.一种基于UC3843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C].广东罗定: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
信息系.2007.7.
[5] 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H].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6]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7] 王幸之,钟爱琴,王雷,王闪.AT89S52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2002.
[8] 金永镐,姜欣欣.基于基于UC3802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J].信息技术.哈尔滨:2006
年6期.
[9] 段九州.电源电路实用设计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 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11] 孙辉,闫江龙,刘卫亮.集成运放综合参数测试仪[OL].www.unsp.com.cn,2006. [12] Baliga,B.Jayant,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C].PWS Publishing Co.,Boston,1996. [13] Chrysiss,G.C.,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M].Theory and Design.Second
Edition,McGraw–Hill,1989.
[14] Whittington,H.W.,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ies[M].Design and Construction.2nd
Edition,Wiley,1996.
[15] R.Ba·usiere.F.L abrique·G.S eguier,J.G.K assakian,D.H .N aunin.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DC-DC Conrersion[D].Springer-Verlag Berl in Heidelberg,1993.
[16] Gottlieb,Irving M.,Power Supplies, Switching Regulators,Inverters and Converters[M].
2nd Edition,TAB Books,1994.
[17] B.Carsten.Design techniques for transformer active reset circuits at high frequency and power
frequency and power levels in high Power Convention[M].Conf.Proc,1990:235-245.
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