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李鸿章护侨思想形成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推动政府制定护侨措施的意义。(7分) 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份由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发布的、内容全面的人权文书,它是人类为自由和尊严而斗争的丰碑,1789 年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权。二战中,纳粹大屠杀和惨不堪言的战祸,使人们感觉到保护人权必须全世界联合起来。1941年罗斯福发表了“四大自由”的演讲,即: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个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46年6月联合国成立人权委员会,美国代表埃莉诺·罗斯福当选为主席,中国的张彭春当选为副主席。委员会的代表们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广泛研究和精细协商,努力铸造了一个可能成功包含全世界人民的希望、信仰和愿望的宣言。1948年12月10 日,联合国大会以无反对票通过《宣言》,为人类文明开创了国际人权制度的新纪元。
宣言所体现的权利,包括生命,尊严正义、自由和法治,是普世性的。对于几乎所有文明——古老的和现化的,西方的和非西方的,有神论和无神论的都是共通的。不可否认,《宣言》在最初通过时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过去几十年间,《宣言》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人权”含义理解的象征。《宣言》不仅约束联合国、而且还约束世界上所有国家。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宪法逐字采纳宣言条文或提及宣言。
——摘编自孙平华等《世界人权宣言诞生的背景和过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人权宣言》产生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人权宣言》的特点和影响。(7 分)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汤寿潜(1856—1917),浙江萧山人,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之时。为了救国图强,汤寿潜和同时代的其他爱国有识人士一样,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在变法。在如何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问题上,汤寿潜主张商办(即民办)反对官办。“西人言理财,从无以商合官者,今乃混官商而一之,官有权商无权,势本集自商,利散于官。”他主张要开放通商回岸,认为“海禁已开,大利在中国”,可打破少数洋商的垄断,使洋货因竞争而贬值求售;外国富商久居中国,庐舍财产留在中国传之子孙,不能随时搬走。他主张引进外资,在华设厂,这样中国聪颖子弟可就近入局厂肆业,不必出洋学习,学习有成后,“将来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所延两人概可谢去”,同时为中国穷民开一衣食生路。汤寿潜把教育
改革放在突出的地位,并把它和近代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教育为吾国今日生死问题,固已朝野同声,智愚一喙”,只有兴教才能救国,兴教才能强国。汤寿潜在杭州创办了铁路学堂,这是近代浙江工业技术教育的开端。汤寿潜赞同铁路兴国论,认为世界已由江河贸易时代进入铁路贸易时代,“将来商业之消长,当以铁道之长短为比例”。他坚决保卫中国铁路主权,于1905年7月成立铁路公司,大力开展拒借洋款、捍卫路权斗争,筹股款925万元,承筑了沪杭路杭嘉线,当时舆论界对沪杭路的评价是“平稳坚固,实较沪宁为胜”。汤寿潜曾说过:“寿潜……重全省之公推,不专为浙,不专为路,国之强弱是非而已!”
——摘编自陶士和《汤寿潜近代经济思想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汤寿潜的经济思想。(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寿潜的经济思想与实践的意义。(7 分)
24-25 BB; 26-30 ACCDD; 31-35 BBAAC;
41、(25分)(1)差异:对商人政策:英国保护商人利益;中国损害商人利益(或英国是重
商主义;中国是重农抑商)。(3分)海外贸易:英国对外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3分)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力:英国受到议会和法律限制;中国不受制约。(3分) 影响:
英国:促进英国民主和法治的完善;保护了工商业者的利益,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保障。(4分)
中国:损害了工商业者利益,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4分)
(2)原因:①《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②清末新政的展开;③西方近代经济立法思想的传入;④传统抑商政策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⑤为了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答出四点即给8分)
42、(12分)示例一 观点: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推动了 16 世纪后西方世界的兴起。(2 分)
论证:①政治: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民主共和制等,以民主取代了专制,通过议会立法等手段,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经济:近代西方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髙了生产力,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③法律:近代西方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宪法和法令,如美国 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等,以法治取代了人治,通过法律保障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④社会:在近代西方国家建立起的公民社会中,公民取代了臣民,人民拥有人身自由和民主权利,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速了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答出三个维度即给 9 分)
总结: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推动了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的现代化,使西方在 1500 年后处于世界领导地位。(1 分)
示例二 观点: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没有导致 20 世纪后西方世界的衰落。(2分) 论证:①政治:20 世纪的民主浪潮和法西斯危机,迫使西方国家重新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 扩大公民权利,如普选权在西方国家普遍确立,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
制;②经济:20 世纪的历次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经济运行机制,如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滞胀后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均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法治:20 世纪西方国家仍旧强调以法治的手段巩固民主制度、维护社会统治,如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摆脱经济危机;④社会:20 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建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日益完善使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促进了西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答出三个维度即给9 分)
总结: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在 20 世纪后并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持续乃至强化,西方世界并没有因此走向衰落。(1分)(考生若有其它论题,言之成理,可参照给分。) 45、(1)原因:①华侨问题日益严重。②受到西方护侨思想的影响。③推动洋务运动和发展
经济的需要④发展中国外交的需要。(8分)
(2)意义: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华侨的利益。②推动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中国外交的发展。④对后世护侨政策有借鉴意义。(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46、(1)原因:受此前人权类文献的影响;二战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怕危害;罗斯福人权思
想的影响;联合国的推动。(8分)(2)特点:普世;不具有约束性,但日益具有权威。(3分)
影响:推动国际社会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是人类为自由和尊严而斗争的丰碑。(4分) 47、(1)经济思想:主张变法维新;主张民办企业,反对官商合办;主张开放通商口岸,吸
引外资;主张兴办职业教育。(8分)(2)意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推动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7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