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做法 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党建工作信息化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理念新发展上先行一步。现将我校创新党建工作的几点做法汇报一下:
1、 创新党员教育工作。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在这个方面做了如下几项创新: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吸纳年轻干部进入学校党建班子,给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进入党建班子后,首先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培训、能力培训和业务培训,一是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主题,举办了培训班;二是以学习贯彻《条例》和《党章》为主要内容,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三是以集中学习和锻炼为主,推荐骨干党员教师外出学习;四是以全年随时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了党员在线网上学习。(参与龙江先锋和学习强国等平台的学习)。五是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收看警示教育片,使党员干部接受思想的净化和心灵的洗礼,加强了党性修养,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培养廉洁从业的道德情操。
2、创新强化制度管理。
党建工作贵在落实,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首先从制度上规范,把健全和落实党内各
项制度作为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年度工作目标,将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细化成可操作的内容,每个方面都提出明确要求,并给出一定的分值,将虚的变实,使软的变硬。其次是从阵地上营造,学校党支部根据党建工作要求,结合现实党务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员监督岗, 张贴党员照片及个人简介,党员活动阵地的建立,为学校党建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证。
3、 创新党员评议管理。
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通过自评、互评,召开群众座谈会,保证民主评议党员取得实效。再是从考评上强化,建立学校党的建设与教育管理和教学业务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量化考评责任机制,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督办,一起落实,一起考评,将其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情况列入平时考核的主要内容,促进其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模范带头。
4、 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作为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需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基于以上认识,建立党建工作QQ群、公众号和微信群等,及时发布\学习教育\、\党员制度\、\党员风采”“党建信息\、做到了热点问题及时交流、时政新闻更新,及时传递党建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建工作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围绕党建工作的重要精神、重要政策、重要措施,紧扣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重点,及时向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党的知识、公开党务工作、传递组织关怀,为党员解答各种疑难问题,接受党员提出
的工作意见、建议,畅通了上、下交流的沟通渠道,提升了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5、 强化党务工作规范化。
研究制定党务公开目录,确定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限。坚持把党组织决议、决定、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干部年度考核、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计划及落实、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处理违纪党员、听取和采纳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等情况及时进行公开,推动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优化党建信息的报送流程,遵循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探索建立党务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分类、发布、查询、存档、汇总等一系列业务流程追踪,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6、 提高网络舆情监管。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便捷,又考量着我们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对于增强基层党建工作透明度有着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党员可以接触到的信息和思想日趋多元,党的思想理论的传播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如何增强网络阵地意识,提高舆情应对能力,也是新形势下党员政治意识的集中体现,我们加大了管理力度,设置专门人员管理(选派组织委员作为舆情管理员)做到随时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