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油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1. 2. 3. 4. 5. 6. 7.
天然气有哪几种分类法?是如何分类的? 表示天然气组成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的什么?
如何确定多组分物质的视临界压力和视临界温度? 何谓天然气的体积系数?何谓天然气压缩系数? 何谓泡点和露点?何谓地层油的饱和压力?
地层油的溶解油气比是怎样定义的?试分析它与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8. 一带有刻度的活塞缸内装有45000cm3(在10325Pa,00C时),当温度压力变
03
化到地层条件(17.8MPa,71C时)实测体积为265cm,该气体压缩因子为多少? 9.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743,当地层压力为13.6兆帕,地层温度为93.30C时,求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10.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结果为表1-4,地层压力为8.3兆帕,地层温度为320C。 表1-4 组 分 CH4 C2H6 C3H8 iC4H10 摩 尔 组 成 0.902 0.045 0.031 0.021 (1)、求出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2)、求出该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3)、试折算出10000m3天然气在地下占据的体积;
11. 画出油层烃类相态草图,在图上标出纯油藏,饱和油藏,凝析气藏,气藏的位置,并注意P、T的范围。
12. 何谓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3. 一油层温度为750C,饱和压力Pb=18MPa,饱和压力下溶解汽油比为Rob=120标m3/m3。当压力降至15MPa时已有气体分出,且气体相对密度为0.7,R为115Rs. m3/m3,Pb=1.25,此时两相体积系数为多少? 40.某地层水分析结果如下,试计算其水型. 1—10 Na++R+ Mg++ Ca++ CL- SO4--- HCO3- 4952 838 620 10402 961 187 14. 定性地画出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g、压缩系数Cg和粘度系数Pg如下所示、温度的变化规律。
15. 试画出原油的体积系数B0、两相体积系数U、压缩系数Co和粘度μ0如下所示随压力、温度的定性变化规律。(有饱和压力的需注明)
16. 定性画出不同温度下,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变化规律。 17. 试用物质平衡原理导出如下条件的油藏储量的计算公式.
该油藏原始状态是一个无气顶和边水的溶解气驱油藏,在开发一段时间后,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以下,产生次生气顶,但油藏的孔隙体积不变,如图7所示。
图7 开发前后油藏流体状态变化示意图
设 :原始储油量为 Ni (S? m3)
累积产油量为 Np (S? m3)
压力为P时的溶解气油比为 Rs (S? m3/m) 累积平均生产气油比为 Rp (S? m3/m3) 原始地层压力Pi下原油体积系数为 Boi 目前地层压力P下的气体体积系数为 Bo 目前地层压力P下的原油体积系数为Bg 饱和压力Pb下的原油体积系数为Bob
第二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1、何谓粒度及粒度组成?
2. 如何划分胶结类型?胶结类型如何影响岩石的物理性质? 3. 岩石的孔隙度是如何定义的?如何分类的? 4. 什么是岩石的压缩系数和综合压缩系数?
5. 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是如何定义的?测定宕石的绝对渗透率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6. 已知一于岩样重量为32.0038克,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22.2946克7. 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的重量为33.8973,求岩样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岩样重度(媒油的重度为0.8045克/厘米3)
8. 油层中的流体饱和度是如何定义的?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流体饱和度?
9. 有一岩样含油水时重量为8.1169克。经过抽提后得到0.3厘米3的水,该岩样烘
干后重量为7.2221克。饱和煤油后在空气中称得重量为8.0535克,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5.7561克,求该岩样的含水饱和度,含油饱和度和孔隙度。设岩样的重率为2.65克/厘米3,煤油的重率为0.0760克/厘米3。 10. 一岩样长10cm,截面积为3cm3 ,在0.3MPa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粘度为2.5MPa的油,测得流量为0.025cm3/s。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为若干?
11. -油藏含油面积为2.5km2,平均有效厚度为33米,几孔隙度为0.2,束缚水饱和度为0.22,假若在原始条件下1.25m3的原油在地面仅有1m3,该油藏储油量为多少?
12. 某断块油藏含油岩石体积为14. 4×107m3、孔隙度为20%,束缚水饱和度为
25%,油藏原始地层压力Pi=21mPa,饱和压力Pb=19.3MPa。原油压缩系数C0=99×10-5MPa-1,地层水的压缩系数Cw=39.6×10-5MPa-1。Cf=11.2×10-5MPa-1。计算该油藏的弹性采油量为多少?
13. 一岩样总重量6.554克,抽提烘干后重6.037克,蒸出水体积为0.35cm3 ,并已测得孔隙度为25%,岩样重率为2.65克/厘米3,油的重度为0.875克/厘米3,求该岩样的含油、气、水的饱和度。
第三章 油层岩石的渗流特性
1. 何谓表面能、表面张力?
2. 何谓选择性润湿?影响这种润湿性的因素有哪些?
3. 润湿接触角是如何规定的?怎样根据它的大小来划分油层岩石的亲水、亲油还是中性的?
4. 何谓润湿滞后、静润湿滞后、动润湿滞后? 5. 何谓前进角、后退角? 6. 何谓毛细管压力?其方向如何?
7. 何谓贾敏效应? 简叙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利用和减少这种效应。
8. 对于一条实测毛细管压力曲线,应分析该曲线的哪几个主要特征?这些特征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
9. 有一变断面毛管如图所示,已知rl=0.lmm,r2=1cm。有一气泡欲通过窄口,气泡两端为原油,测得油气界面张力为21.8mN/m,接触窄口产生最大变形时的接触角分别为?1?150,?2?900,试算出气泡通过窄口所需压差。
图10 气泡在窄口遇阻示意图
10. 何谓有效渗透率?何谓相对渗透率? 11. 何谓流度?何谓流度比?
12. 怎样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估算采收率?
13. 如何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藏中自由水面以上的高度? 14. 在一长为10厘米,截面积为2cm2的岩样中,若保持水饱和度为40%,而油的饱和度为60%,则在0.2个兆帕的压差下,油的流量为0.003厘米3/秒,油的粘度为2.5毫帕秒,水的流量为0.004厘米3/秒,水的粘度为0.75毫帕秒,岩样的绝对渗透率为0.067平方微米。在该条件下,试求.
(1)油和水的有效渗透率,并解释其和要小于绝对渗透率; (2)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及其比值; (3)油和水的流度及流度比。
15. 已知岩样长15厘米,横截面积7厘米2,压差0.2兆帕,油的粘度为3毫帕秒,
水的粘度为1毫帕秒,含水饱和度与油、水的流量列表如下。
SW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QW(厘米3/秒) 1.12 0.783 0.549 0.336 0.202 0.101 0.045 0.011 0.00 Q0(厘米3/秒) 0.00 0.00 0.019 0.045 0.067 0.109 0.149 0.213 0.304
(1)该岩石的(液侧)绝对渗透率为多少? (2)绘出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的关系曲线; (3)完全产水时的采收率ER;
第四章 提高油层原油采收率方法
1. 何谓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 油层中天然的驱油能量有哪几种?
3. 某油藏原始饱和压力下的地层油的体积系数Bob=1.25;枯竭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b=1.05,残气饱和度Sor=30%;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已知Sor=15%,Swr=22%。试估算溶气驱条条件下的采收率。 4. 何谓波及系数?何谓洗油效率? 5. 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是什么?
6. 聚合物溶液控制流度的机理是什么?层间渗透率相差很大时,能否用聚会物溶液实现有利的流度控制?为什么? 7. 简叙胶束溶液驱油机理?
8. 为什么用碱水或浓硫酸可以提高某些油藏的采收率?
9. 何谓混相?何谓混相驱?
10. 何谓蒸汽吞吐驱油法?何谓蒸汽驱油法?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它们提高采收
率的机理是什么?
11. 简述火烧油层法提高采收率的全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