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二)(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0:29: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二)(含

解析)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一些常见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都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B. 采用射线处理的方法可诱发肺炎双球菌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 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可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 D. 蓝藻的细胞分裂过程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答案】C

【解析】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A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B错误;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可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D错误。

2. 如图为某常见数学模型,下列关于该模型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若该模型表示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限制A点反应速度不再增加的因素可能为酶的数量

B. 若该模型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A点增加酶的量,A会继续升高 C. 若该模型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B点增加底物的量,A会继续升高 D. 若该模型表示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该方式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B

【解析】如果题图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底物浓度的关系,则A点以后限制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可能是酶浓度等,A正确;若该模型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A

点增加酶的量,由于反应底物已经全部反应了,所以A不会继续升高,B错误;若该模型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在B点增加底物的量,则产物会增加,即A会继续升高,C正确;若该模型表示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由于运输的速率先增加,后维持稳定,则该方式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可能是协助扩散或者主动运输,D正确。

3. 某生物的一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在环境条件一致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 B. 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 C. 后代全为显性性状,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

D. 无论基因在哪个染色体上,只要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双亲之一必为显性杂合子 【答案】B

【解析】由于A对a为完全显性,所以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不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如Aa表现为显性性状,A错误;由于A对a为完全显性,所以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B正确;后代全为显性性状,则双亲之一必为显性纯合子,而不是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如AA×aa→Aa,C错误;如果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代为XAY和XaXa,则后代会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D错误。

4. 下列实验中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利用高倍镜可以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发生变化 B. 利用纸层析法观察四种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C.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浓度 D. 利用琼脂块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利用低倍镜可以确认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否发生变化,A正确;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而不是观察色素吸收的光谱,B错误;应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抽样检测,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浓度,C正确;利用琼脂块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D正确。

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的番茄幼苗顶端,可以获得无子番茄

B. 同一植物根和芽所需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

C.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 D. 用青鲜素处理大蒜,可以抑制其发芽延长储存时间 【答案】A

【解析】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的番茄未授粉的花蕾,可以获得无子番茄,A错误;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所以不同的器官所需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B正确;赤霉素溶液可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C正确;用青鲜素处理大蒜,可以抑制其发芽延长储存时间,D正确。

6. 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主要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种群密度 B. 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的提高被保护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 人工设计的立体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

D. 利用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环利用 【答案】A

【解析】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主要通过打破种群的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的,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的提高被保护动物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人工设计的立体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使得能量更多的流向人类,C正确;利用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环利用,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 铜绿微囊藻是淡水中常见的一种蓝藻,它们特有的异形胞能够将大气氮固定为可利用氮源,供给其它营养细胞。当其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大量繁殖时,会导致水体变质,这种现象俗称“水华”。近年来,在我国的各大湖泊水华现象频繁,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对太湖湖水中微囊藻所做的一些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1)铜绿微囊藻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它和水绵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欲研究N元素对微囊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对照组实验利用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全素培养液培养微囊藻,实验组应用___________的全素培养液培养。该实验需检测的因变量为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缺少N元素对微囊藻种群数量变化影响不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其它调节均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小组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微囊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

影响,具体实验过程如甲图所示,测得A、B数量变化如乙图:

据图分析,在20℃时,微囊藻的光合作用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在_______℃,微囊藻开始不再进行光合作用,A+B的和可以表示微囊藻的________。 (4)研究小组对太湖湖水中的微囊藻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时测定。调查湖水中微囊藻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法,在利用血球计数板对微囊藻进行计数时,需等到微囊藻细胞全部沉降到__________底部,在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上进行计数。 (5)研究小组统计的微囊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微囊藻前两周的种群数量变化呈______型曲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第2周时,微囊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型。

(6)结合图乙分析,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微囊藻大量繁殖会导致水华的发生。为有效控制微囊藻的增长,一方面需要对生物污水中含______(填“磷”或“氮”)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在排污口附近种植芦苇、莲等挺水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答案】 (1). 藻蓝素和叶绿素 (2).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不含氮 (4). 微囊藻的种群数量 (5). 微囊藻可以固氮 (6). 大于 (7). 55 (8). 微囊藻1h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9). 抽样检测 (10). 计数室 (11). J (12). λ>1,且不变 (13). 增长型 (14). 30 (15). 磷 (16). 间接价值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微囊藻起始干重为M,无光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考前得分训练试题(二)(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iw7b9w2j555mbv23rb17u3cm9b9uy004p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