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问题和处理策略
作者:邓新明
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 要: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人员公认的会计统计难题,其复杂性在于操作困难,当前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发展相比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合并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是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 问题对策
随着企市场发展程度提高,掀起了企业的合并浪潮,企业合并是为达到某种经营目的通过合并形式控制其他经营活动的行为,随着会计准则体系向技术化发展,对理论与业务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不断普及,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出现的问题对策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合并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主要分为基础作用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与附属应用指南。基本准则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涉及要素确认等。基础作用是有利于具体准则的制定。具体准则用于规范企业交易中会计事项的处理。应用指南包含会计科目等,为企业实务执行提供操作指南。会计准则相互独立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会计工作准则体系。
合并会计报表是企业的财务报表,由子母公司共同合并组成企业会计主体,个别会计报表需要单独编制,反映合并后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公司财务运营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总结企业的运营状况。
合并差价问题。合并差价是公司合并中价格产生的差异,包含内部债权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合并差价界定不明确,摊销不规范。国际相关要求明确规定合并差价的界定内容,我国在《暂行规定》中有一定的解释,债券性投资不能协调时,必须将其作为合并的差价。合并差价的数额是一个平衡值,需年度统计中对其进行摊销,但平衡差价界定不明确,回避了复杂的合并,造成实务操作中会计报表编制具有随意性。任何数据都可能成为合并差价,违反了报表统计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无法从报表中推算出企业的商誉度,不符合报表揭示信息明确的原则。
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问题。相关准则中股权投资差额摊销问题有详细要求,未对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摊销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我国每年合并差价不断减小,是由于股权投资差额减少,差价不断减少,没有相应的摊销项目,无法进行合理摊销,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合并差价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