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前凸 可见于:
(1)因脊髓灰质炎等背肌无力、第五腰椎向前滑脱、佝偻病、进行性营养不良、过分肥胖等;
(2)因腹部过重,如妊娠后期、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引起的代偿性前凸; (3)髋关节后脱位、髋外翻、髋关节结核后期、膝关节屈曲畸形、胸椎过分后凸畸形等引起的腰椎代偿性前凸。
3.脊柱侧凸(scoliosis)指脊柱离开正中线向两侧偏曲。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胸部侧弯、腰部侧弯和胸腰部联合侧弯。
29
脊柱侧凸
(1)观察脊柱侧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棘突线来观察 病人站立,检查者用示指与中指在病人的棘突上从上向下快速压划,皮肤可见一条红线,可以此判断是否侧凸及侧凸的部位和方向。
2)根据胸背部形态的改变来观察 侧凸一侧的上背部抬高,胸廓饱满,骨盆降低;其对侧,上背部与肩部降低,胸廓扁平,骨盆抬高。具体标志有:
①侧凸一侧的肩峰、腋后皱襞的最高点和肩胛骨下角等抬高; ②肩肱角(上臂与胸侧壁之间的夹角)变小或消失; ③髂肋间隙变长,髂嵴、髂后上棘下降; ④腰部内凹曲线消失;
⑤腋前皱壁的最高点、乳头、乳房下缘等抬高,胸廓丰满。
侧凸的对侧上述诸标志高低位臵则相反,且其髂嵴上方有一深凹的皮肤皱褶。
30
脊柱侧凸躯干两侧的高低变化
3)垂线观测法 用一长线,下系重锤,线上端按在枕外粗隆中点或颈7棘突,线的下段让其自然下坠,但要调整病人站立姿势,让此垂线正好对准臀裂。如棘突偏离此线,说明其侧凸,并可观察其侧突的类型、部位和程度。
31
脊柱侧凸检查法
(2)临床意义 根据侧凸的性质分为姿势性和器质性两种侧凸:
1)姿势性侧凸(posture scoliosis) 其特点是脊柱的弯曲度多不固定(特别是早期),改变体位可使侧凸得以纠正。如平卧或向前弯腰时脊柱侧凸可消失。
姿势性侧凸的原因有:
①儿童发育期坐、立姿势经常不端正; ②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侧; ③椎间盘脱出症; 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2)器质性侧凸(organic scoliosis) 其特点是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弯得到纠正。 器质性侧凸的病因为: ①佝偻病;
②慢性胸膜增厚、胸膜粘连;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