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说说我们家乡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黑龙江中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 A.矿产资源 B.原始动物 C.红松森林 D.农业耕地
2.地表“干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横断山 D.华北平原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都不是 4.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生态环境的破坏 C.风力强大 D.土质疏松
5.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的性质,发明了特有的居民建筑( ) A.竹楼 B.碉堡 C.窑洞 D.土楼 6.珠江三角洲属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港澳地区 7.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其主要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下列哪句话是描绘太湖流域水乡城镇特色的( )
A. “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C. “一日过四季,十里不同天” D.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9.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是( ) A.坎儿井 B.水渠 C.运河 D.河流 10.关于内蒙古草原民族牧民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牧民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 B.喜欢赛马射箭等活动 C.牧民一般都热情好客 D.牧民们都过着定居生活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地区的景色( ) A.内蒙古草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草坡 D.天山草原
12.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是( ) A.浦东 B.浦西 C.南市 D.徐汇 二、综合运用题
13.(1)连线题:将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特点连线
①四川盆地 A.独特高原文化,如信天游、腰鼓 ②珠江三角洲 B.畜牧业基地
③蒙古高原 C.最大的水稻和油菜产区
④黄土高原 D.粮食、蔗糖、谈水鱼、亚热带水果基地 (2)将下列城市与其特点连线:
① 乌鲁木齐 A. 拥有“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 ② 上海 B.“日光城”
③北京 C. “开天辟地之门户” ④拉萨 D. “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4. 读《太湖流域图》,完成下面要求
(1)位于 的南缘,三面临 ,以平原为主。
(2)太湖流域成为中国农业高产地区“鱼米之乡”的原因。
(3)请你列举一些太湖流域著名的水乡小镇。
(4)太湖流域城镇发展的一般过程。
15. 读一读,写一写
材料一:四川盆地又称为巴蜀盆地、信封盆地或紫(红)色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她由连结的山
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腹心地带和大西部东缘中段,囊括四川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总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盆地中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南充和绵阳等,其文化为巴蜀文化。 材料二:四川盆地农业较发达,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四川盆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
A.热带季风 B.温带季风 C.亚热带 D.地中海气候 (2)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说说这一地区最多的一些农作物。
(3)说说四川盆地农业较发达能成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区的自然原因。
(4)从文化方面列举四川盆地地区特色。
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
第一课时 规则之“源”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所揭示的重要道理是( ) A.没有圆规和尺子是画不出方和圆的
B.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教诲
C.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D.学好数学知识是成就人生的重要途径 2.下列属于规则的有( )
①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 ②交通法规
③市民文明公约 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公民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B.所有的规则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
C.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D.在我国人人都可以直接参与规则的制定
4.校规、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的共同特点是( ) ①具有强制性 ②具有公正性 ③具有公平性 ④约定俗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某校两名中学生在街上打磁卡电话,一时打不通,竟把听筒狠狠地砸在电话机上,以发泄怒气,结果毁坏了公用电话。这是一种( ) A.可以原谅的行为 B.违反社会规定的行为 C.正常消费的行为 D.合理地宣泄情绪的行为 6.生活与规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情况属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严重后果的是( ) ...①驾驶员酒后驾车酿成重大车祸 ②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污染水质 ③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受表扬 ④员工无故旷工导致生产瘫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人们制定规则是依据( )
A.生活需要 B.个体欲望 C.领导人的意志 D.部门利益
8.规则来源于生活。在我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风俗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列不属于..这种风俗的是( )
A.大年三十吃饺子 B.正月十五吃汤圆 C.下班休息 D.清明祭祖
9.上午第四节体育课,男同学举行了一场篮球赛。比赛中甲队的一名队员做出了一个惊人
的举动:接到队友的传球后,抱住球跑到篮球架下把球投入。双方发生争执,比赛被迫终止。
(1)请你对甲队队员的惊人举动作出评价。你知道篮球比赛还有哪些规则吗?
(2)制定这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3)假如没有裁判执法,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假如裁判执法不公正,会出现什么结果?
第二课时 规则之“变”
1.“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安徽一位农民在2006年写下这么一副春联。因为从当年1月1日起,《农业税条例》被废止,在我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这说明( )
①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②我国日益富裕,已经不需要征税 ③农业税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农业税的演变折射出我国历史的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人行横道线从“跳石”到“斑马线”的发展历程,说明规则( ) ①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③是一成不变的 ④是不断完善更新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随着手机的普及,国家在中考和高考的相关规则中,增加了不准带手机进入考场的条文。这说明考试规则( )
A.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 B.其制定和修改都是绝对公平的 C.必将变得越来越严格和苛刻 D.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4.公安部2012年10月8日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交通规则加强了对驾驶员的管理,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这说明( ) A.规则是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B.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修改
C.《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是成文法规,人人都要遵守 D.我国实行的新交通法规过于严格
5.目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确保市民出行畅通,很多城市开始实行错峰通行和限号通行
的规则。这说明(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规则不断出现 ②规则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 ③规则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并用于生活的 ④这些规则是市政府制定的,与普通市民无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规则中,属于经济生活中的规则的有( ) ①合同法 ②选举法 ③游行示威法 ④劳动法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