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园路热力管线工程绿色文明施工方案
第一节 现场绿色文明施工管理及措施
1. 现场场容
1.1 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围墙坚固、严密,高度不得低于1.8米。围墙材质使用专用金属定型材料。
1.2 现场的大门和门柱应牢固美观,高度不得低于2.0米。大门标识、做法执行公司规定。
1.3 设置工程概况及管理人员名单和监督电话标牌。标牌内容写明工程名称、面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经理及联系电话,开、竣工日期。标牌面积不小于0.7米×0.5米(长×高),字体为仿宋体,标牌底边距地面不低于1.2米。
1.4 现场大门内设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
1.5 现场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沿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汇总后排入市政管道。现场道路采取水泥路面,并保持路面的清洁、平整。
1.6 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分开设置,并在明显位置设置标志牌。标志牌应明确各区域管理负责人,管理负责人负责该区域的管理。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进行绿化。
1.7 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及时清理。楼梯踏步、休息平台等处不得堆放料具和杂物。使用中的安全网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对于破损的安全网要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1.8现场拟采用轻体结构活动房,暂设用房外立面要美观整洁。
1.9 水泥库内外散落灰及时清理,搅拌机四周、搅拌处及现场内不得有废砂浆和混凝土。 2. 现场材料
2.1 现场内各种材料按照施工平面图统一布置,分类码放整齐,材料标识清晰准确。材料的存放场地要平整夯实,并且有排水措施。
2.2 根据材料特点,由材料设备部负责建立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 2.3 施工现场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
2.4 施工垃圾集中分拣、回收利用并及时清运。 3 现场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
3.1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卫生工作由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制定标准,确保办公区、生活区的清洁卫生。
1
3.2 办公区、生活区垃圾应存放在设置的密闭式容器中,并由卫生清扫人员定期灭蝇,及时联系清运。
3.3 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不得混放。
3.4 生活区宿舍内夏季供应绿豆汤等消暑饮料,设置门帘,在窗户上钉上窗纱,防止蚊蝇,并发放驱蚊香;冬季采用电暖气取暖。
3.5 生活区内设盥洗设施和洗浴间。
3.6 现场设水冲式厕所,厕所墙壁屋顶严密,门窗齐全,设专人负责定期保洁。 3.7 严禁随地大小便。
3.8 现场设置的临时食堂必须具备食堂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由后勤保障部负责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炊事人员的职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管理规定,杜绝传染疾病的发生。
3.9 食堂和操作间内墙抹灰,屋顶不得吸附灰尘,设置水泥抹面锅台、地面,设置排风扇。操作间设生熟分开的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柜厨。库房内设存放各种佐料和副食的密闭器皿。设粮食存放台,但距墙距地面必须大于20厘米。
3.10 食堂内外整洁卫生,炊具干净,无腐烂变质食品,生熟食品分开加工保管,食品有遮盖,制定灭蝇灭鼠灭蟑措施。
3.11 食堂操作间和仓库不得兼作宿舍使用。
3.12 食堂炊事员上岗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3.13 严禁购买无证、无照商贩食品,严禁食用变质食物。 3.14 施工现场保证供应卫生饮水,并定期清洗消毒。 3.15 施工现场配备保健药箱、一般常用药品及急救器材。
3.16 施工现场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按照应急程序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17 发现现场工人患有法定传染病或是病源携带者时要采取及时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卫生防疫部门证明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3.18 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做职业健康检查。 4 内业资料
4.1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施工安全、保卫消防、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施工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图和季节性施工方案。
4.2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有编制人、审批人签字及签署意见,补充或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应经原编制人和审批人签字。
2
4.3 现场施工日志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4.4 现场接待、解决居民来访的记录。
4.5 施工现场各责任区划分及负责人;材料存放布置图。 4.6 施工现场贵重材料和危险品管理制度。 4.7 施工现场卫生责任区的划分。 4.8 现场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检查记录。
4.9 现场急救措施及器材配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控制措施。 4.10 现场食堂及炊事人员的“三证”复印件。 5. 生活区设置和管理 5.1 一般要求
5.1.1 生活区与施工区严格划分,采用专用金属定型材料或砌块进行围挡,且高度不得低于1.8米。
5.1.2 生活区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满足安全、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防汛、防洪等要求。
5.1.3 生活区用房应安全、牢固、美观,并符合消防安全规范,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搭设。 5.1.4 生活区各种建筑设施必须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安全防范要求.
5.1.5 定期对生活区住宿人员进行安全、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交通等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
5.1.6 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卫生防疫、消防、生活设施的使用、维修和生活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5.2 生活设施
5.2.1 生活区设置食堂、厕所、盟洗设施、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箱等临时设施。
5.2.2 宿舍
(1)宿舍内保证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高度不低于2.5米,通道宽度不小于0.9米,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5人。
(2)宿舍内设置单人铺,床铺高于地面0.3米,面积不小于1.9米×0.9米,床铺间距不小于0.3米,床铺的搭设不超过2层。床头设有姓名卡。
(3)宿舍内设置生活用品专柜,生活用品摆放整齐。 (4)宿舍设置可开启式窗户,保持室内通风。
(5)宿舍夏季执行防暑降温措施,冬季执行取暖和防煤气中毒的措施。
3
5.2.3 厕所
(1)生活区内设置水冲式厕所。
(2)厕所墙壁屋顶严密,门窗齐全,采用水泥地面。 5.2.4 盟洗设施
(1)设置满足施工人员使用的水池和水龙头。
(2)盟洗设施的下水管线应与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 5.2.5 淋浴间
(1)淋浴间设置冷热水管和淋浴喷头,保证施工人员定期洗热水澡。 (2)淋浴间内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
(3)淋浴间内的下水管线应与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
(4)淋浴间的用电设施满足用电安全。照明灯安装防爆灯具和防水开关。 5.2.6 文体活动室: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和必要的文体活动用品。 5.2.7 办公室:配备药箱及一般常用药品以及绷带、止血带等急救器材。 5.2.8 开水房:设置开水炉及饮用水保温筒。 5.3 卫生、防疫
5.3.1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5.3.2 生活区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扫和消毒。 5.3.3 生活区有灭鼠、蚊、蝇、蟑螂等措施。
5.3.4 生活区垃圾存放在密闭式容器中,并及时清运,不得与建筑垃圾混合运输、消纳。 5.3.5 厕所设专人负责,及时清扫,定期消毒。
5.3.6 生活区配备卫生监督员,对生活区及个人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做好记录。 5.4 食品卫生
5.4.1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
5.4.2 食堂具备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卫生许可证必须挂在制作间明显处,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5.4.3 炊事人员配备两套工作服、帽,上岗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5.4.4 炊具、餐具及时清洗,定期消毒。
5.4.5 开水炉或盛水容器保持清洁,定期清洗消毒,设专人管理。 5.4.6 生熟食品须分开加工和保管,存放成品半成品必须有遮盖。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