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表(基于Caprini模型) 床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 病区:_______
分值 年龄41-60岁 肥胖(BMI≥25㎏/㎡) 需要卧床休息的内科患者 败血症(1个月内) 急性心肌梗塞 充血性心力衰竭(1个月内) 下肢水肿 每项 严重肺部疾病,包括肺炎(1个月内) 1分 肺功能异常,COPD 肠炎病史 异常妊娠(无法解释的死胎、复发流产≥3次、早产伴发毒血症或宫内生长受限) 妊娠期或产后(1个月) 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大手术(1个月内) 小手术(<30分钟) 年龄61-74岁 卧床或制动(>72小时) 中心静脉置管 每项 恶性肿瘤 2分 石膏固定 关节镜手术 大型开放手术(>45分钟) 腹腔镜手术(>45分钟) 年龄≥75岁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病史 血栓家族史 凝血酶原20210A阳性 每项 因子V Leiden阳性 3分 狼疮抗凝物阳性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易栓症 脑卒中(1个月内) 每项 髋关节、骨盆或下肢骨折 5分 急性脊髓损伤(1个月内) 多发性创伤(1个月内) 择期关节置换术 静脉曲张 危险因素 日期/风险评估评分 血栓风险分层:低危 1分 中危 2分 高危 3-4分 极高危≥5分 总分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层级及预防措施
评分及风险层级 1分(低危) 2分(中危) 3-4分(高危) ≥5分(极高危) DVT发生率 <10% 10-20% 20-40% 40-80% 建议预防措施 无需特殊处理,尽早活动 1.基本预防 2.物理预防 3.药物预防 1.基本预防 2.物理预防 3.药物预防 1.基本预防 2.物理预防 3.药物预防 (禁止单选物理预防) 备注:权衡抗凝与出血风险后采取个体化预防。对中危伴出血患者,首选物理预防,待出血风险降低后加用药物预防。对有争议、疑难、特殊病例或未尽事宜请相关专业人员会诊。
基本预防:告知风险;健康宣教(戒烟、多饮水、控糖降脂等);下肢无血栓形成可做下
肢被动、主动运动;卧床、麻醉未醒按摩下肢腓肠肌,10-30分/次,3次/天;术后清醒做足踝背伸跖曲每次10秒×10次/组,qh或6组/天;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
物理预防:穿抗血栓弹力袜或充气压力泵30分/次,2-4次/天。单独使用物理预防仅适用
于合并凝血异常疾病、有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对患侧肢体无法或不宜采用物理预防措施的患者,可在对侧肢体实施预防。
应用前应常规筛查禁忌症:⑴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下肢严重水肿;⑵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⑶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畸形等。
药物预防: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权衡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与增
加出血风险的利弊。
药物预防的绝对禁忌症:⑴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及凝血障碍;⑵骨筋膜间室综合征;⑶严重头颅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⑷血小板低于20×109/L;⑸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者,禁用低分子肝素和肝素;⑹孕妇禁用华法林。
相对禁忌症:⑴既往颅内出血;⑵既往胃肠道出血;⑶急性颅内损害或肿物;⑷血小板减少至(20~100)×109/L;⑸类风湿视网膜病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后,应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出现严重出血倾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或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作出处理。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健康宣教
1. 基本宣教:讲解DVT和PTE的病因及后果;讲解引起DVT和PTE的危险因素;改变
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避免久站,避免卧床时间过久;控血糖控血脂。肥胖者应积极控制体重。
2. 饮食指导:给予患者低脂、低盐、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降
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流动速度,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保持大便通畅。
3. 活动指导:术前做好评估及健康宣教,术后和产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经常按摩下
肢腓肠肌,根据危险分层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下肢血液流通,避免血栓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