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本土文化融入校园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练芬玲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年第07期
【摘要】让某个地区特色的文化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在校本课程融入本土文化的内容,既对学生开展热爱家乡教育,又能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本文从如何整合家乡的本土文化精髓,把它融入校园的地方课程,让孩子们在传承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形成学校文化与德育的特色。 【关键词】文化;本土文化;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本土文化是指某个地区较其他地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让本土文化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在校本课程融入本土文化的内容,既对学生开展热爱家乡教育,又能丰富学校德育的内容。
一、本土文化与校本课程相融合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已有十几年的经验,在我国也有多年的经验积累,许多致力于本土教育的专家们对此也有诸多的论述。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发展独立的以本土资源学习和研究为主的“校本课程”,以区别于以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国家课程”
有很多学校、老师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结合本土文化特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如萧山九中的《走进沙地》校本课程开发,云和“木制玩具文化”校本行动研究,诸暨市东和乡小开展“茶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都极具特色。这些校本课程的知识不是由课程专家和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家们提供的,而是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出来的。
(二)开展一些与本土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感受本土文化
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平日里熟悉而不熟知的领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地域自豪感。这种与地域经济和本土文化有关的实践活动,就是一所学校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重要校本课程。
上面阐述的两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都非常重视本土文化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地将本土文化纳入其中,以此推动和改善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补充学生课本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