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矿井空气
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地面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入井下,供给人员呼吸,排除各
种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一个良好的矿气候条件,从而保障井下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所以,矿井空气的质量和数量是反映矿井通风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章重点阐述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井下常见的有害气体,空气成分和有害气体的安全标准及测定方法,矿井的气候条件,风速、风量测定等主要容,为进一步学习矿井通风理论奠定基础。
第一节 矿井空气成分
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尽管随时间、地点和海拔高度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一般将不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20.96%)、氮气(79%)和二氧化碳(0.04%).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由于受井下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生产因素的影响,与地面空气相比,矿井空气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有:氧气含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
在矿井通风中,习惯上把进入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之前,空气成分或状态变化不大的风流叫做新鲜风流,简称新风,如进风井筒、水平进风大巷、采区进风上山等处;经过用风地点后,空气成分或状态变化较大的风流叫做污风风流,简称污风或乏风,如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矿井回风大巷、回风井筒等处。
尽管矿井中的空气成分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主要成分仍同地面一样,由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组成。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 (一) 氧气(O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05。氧气是很活跃的化学元素,易使多种元素氧化,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人体不断汲取食物和吸入氧气,通过氧化作用,进行细胞的新代作用而维持的。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一般情况下,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0.4L/min;在工作时为1~3 L/min。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氧气浓度降低时,人体就会产生不良反应,严重者会缺氧窒息甚至死亡。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1-1所示。
表1-1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 氧气浓度(体积)/% 17 15 10~12 6~9 人体主要症状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和强烈心跳 呼吸及心跳急促,无力进行劳动 失去知觉,昏迷,有生命危险 短时间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可能导致死亡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氧气浓度要有所降低,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人员呼吸;
煤岩、坑木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煤岩和生产中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等。
在正常通风的井巷和工作面中,氧气浓度与地面相比一般变化不大,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但在井下盲巷、通风不良的巷道中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应特别注意对氧气浓度的检查,以防发生窒息事故。 (二) 氮气(N2)
氮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不能供人呼吸。
氮气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当空气中的氮气浓度增加时,会相应降低氧气浓度,人会因缺氧而窒息。在井下废弃旧巷或封闭的采空区中,有可能积存氮气。如1982年9月7日,我国某矿因矿井主要通风机停风,井下采空区的氮气大量涌出,致使采煤工作面支架安装人员缺氧窒息,造成多人伤亡事故。
矿井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有机物的腐烂;天然生成的氮气从煤岩中涌出等。
(三)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52,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毒性,易溶于水。
新鲜空气中含有的微量二氧化碳对人是无害的,但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呼吸有刺激作用,所以在为中毒或窒息的人员输氧时,常常要在氧气中加入5%的二氧化碳,以促使患者加强呼吸。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将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如表1-2所示。
表1-2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体积)/% 1 3 5 10 10~20 20~25 人体主要症状 呼吸加深,急促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很快疲劳 呼吸困难,头痛,恶心,耳鸣 头痛,头昏,呼吸困难,昏迷 呼吸停顿,失去知觉,时间稍长会死亡 短时间中毒死亡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常常积聚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底板、水仓、溜煤眼、下山尽头、盲巷、采空区及通风不良处。
矿井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井下爆破;井下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有时也能从煤岩量涌出,甚至与煤或岩石一起突然喷出,给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如我国某矿,曾在1975年6月发生过一起二氧化碳和岩石突出事故,突出
3
二氧化碳11000m。
二氧化碳窒息同缺氧窒息一样,都是造成矿井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
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中,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所以《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对其浓度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主要如下: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超过1.5%时,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三、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
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取样分析法,二是快速测定法。 (一) 取样分析法
利用取样瓶或吸气球等容器提取井下空气式样,送往地面化验室进行分析。分析仪器多用气相色谱仪,它是一种通用型气体分析仪器,可完成多种气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它的优点是分析精度高,定性准确,分析速度快,一次进样可以同时完成多种气体的分析;缺点是所需时间长,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一般用于井下火区成分检测或需精确测定空气成分的场合。
(二)快速测定法
利用便携式仪器在井下就地检测,快速测定出主要气体成分。尽管它的测定精度不如取样分析法高,但基本能满足矿井的一般要求,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定方法。
1、氧气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1) 利用氧气检测仪检测
检测井下氧气的便携式仪器种类较多,主要有AY—1B型、JJY—1型(可测O2、CH4两种气体)等。其中AY—1B型是普遍使用的氧气检测仪,用来检测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采空区、瓦斯抽放管路及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等事故灾区中的氧气浓度。仪器为本质安全型,具有功率小、结构简单、测量线性好等特点。
AY—1B型氧气检测仪采用的是电化学“隔膜式伽伐尼电池”原理。氧气传感元件(隔膜式伽伐尼电池)分别由铂、铅两种不同金属做阴极和阳极,碱性溶液做电解液,通过聚四氯乙烯薄膜将其封闭构成,如图1-1a所示。当氧气透过隔膜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时,在两个电极间将形成同氧气浓度成正比的电流值,通过测定电极间的电流值即可实现对氧气浓度的测定。图1-1b为AY—1B型氧气检测仪的外部结构图。
(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