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才明白了车钥匙为何而丢的,从紧张、害怕合同丢失中明白过来,还有比合同更加重要的东西。说明儿子对父亲的在乎。
5.“父亲说,记得吗……”这一段介绍了小时候父亲为儿女们买衣服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6.这篇小说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你怎样评价儿子后来的做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伯,文中指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寡人,诸侯对自己的尊称;执事,文中是对对方
的敬称。
C、东道主,文中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因为郑国在秦国的东边),后泛指主人。 D、武、文中指武德。武德,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9.下列对原有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处于危险境地,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在郑伯面前举荐
了“千里马”烛之武。
B、郑伯从谏如流,他面对烛之武的牢骚,没有表达不满,而是自责,情真意切,又分析利害关系,
最终感到了烛之武。
C、烛之武在劝说秦伯退军时,既提到要维护郑国的利益,又处处为秦国着想,机智善辩,不卑不
亢。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波澜起伏,充分体现了《左传》写人叙事的高超技
巧。
10、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5分)
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
译文: (二)课外文言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①。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上将军,赐金千斤。 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②、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注解]①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官。②条侯:指周亚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亢:通“抗”,对等 B.酒酣,从容而言 从容:随便 C.窦婴引卮酒进上 引:举起 D.固辞谢病不足任 谢:道歉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陈之廊庑下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B.①乃拜婴为上将军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C.①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①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 ②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婴和窦太后在是否立梁孝王为帝的问题上态度不同,窦婴不同意孝景帝“千秋之后传梁王”的说法,因此遭到窦太后的冷遇。
B.在吴楚叛乱之际,皇帝查遍刘氏宗族和外戚窦氏,都没有像窦婴那样有才智的,于是重新起用窦婴。
C.窦婴因为贤良正直,所以“诸游士宾客”才争相归附到窦婴门下,以至最终平定七国之乱,封为魏其侯。
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中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周亚夫平起平坐。 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送河南①元判官赴河南括勾当②苗税③充百官俸钱
刘长卿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 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注】①河南:指唐代设置的河南道,包括今河南省及山东省黄河故道以南、江苏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广大地区。元判官,诗人朋友,要去老家河南征 收当苗税,诗人为其送行,写下此诗。②勾当:输。③苗税:青苗税。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首联写法独特,说送朋友到长满春草的黄河弯曲的地方(岸边),离别之情难掩,交代离别
时的地点、心情,地点特殊,心情沉重。
B、第二联说朝廷正为官员薪水征收税的时候,诗人的朋友独自一人被派到家乡征收青苗税,指
出了朋友要去地方,解释了诗歌的题目。
C、第三联承上联而来,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说朋友看到的是只有鸟雀的空城,他还得沿着满
目苍凉的旧路返回来。
D、尾联表面夸张,说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因为安史之乱,只有几处有人居住,实际是当时的
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E、全诗结构上起承转合,写得雄浑苍劲,气韵流畅,用字精巧,如“空”字,有荒无人烟之意,突出了战后的凄惨。
⑤
④
15.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四、课内基础知识检测(选择题2分,12分,默写4分,共16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全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①且贰于楚 ②无能为也已 ③夜缒而出 ④亡郑以陪邻 ....
⑤共其乏困 ⑥夕设版焉 ⑦秦伯说 ⑧失其所与,不知 ....A、①②④⑤ B、②③⑥⑦ C、②⑤⑦⑧ D、③④⑥⑧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越国以鄙远⑦朝济而夕设版焉 ...⑧因人之力而敝之 ⑨既东封郑 ..
A、①④⑤/②/③/⑥⑦⑨/⑧ B、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 C、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 D、①④⑤/②/③⑦⑨/⑥⑧ 18、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是寡人之过也②敢以烦执事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⑤以乱易整,不武 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⑦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⑧忌不自信 A、①⑧/②⑥/③⑤/④⑦ B、①⑤/②⑥/③⑧/④⑦ C、①②/③/④⑦/⑤⑧/⑥ D、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19、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⑤/②⑥/③④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晋军函陵 ..C、共其乏困 D、夜缒而出 ...
21、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于事 22、《沁园春·长沙》课内默写填空(4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_____。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