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初探
作者:宋淑飞
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07期
摘 要: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以人教版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为例,按照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最后总结反思,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牛顿第三定律
“核心素养”无疑是当前教育界热议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构建各学科核心素养框架,建立各学科、各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提升教育水平、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中物理课程作为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担负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为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的历史使命。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为例,按照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一、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明确教学目标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要素,在确定课题后,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分析该课题在发展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方面的价值,分析该课题与学生生活、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有哪些联系,蕴含哪些科学本质、STSE的教育因素等,进而确定教学目标。
“牛顿第三定律”这节课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的作用基础上,明确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进而分析了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牛顿第三定律不仅揭示了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而且为解决物理问题、转换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基础,拓宽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通过让学生经历牛顿第三定律的探索和验证过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物理活动经验,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对演示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等,并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重难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