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2018-2019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运用(45分)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能书善画_____
A. 善良,慈善 B. 善行,善事 C. 擅长,长于 D. 容易,易于 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慷慨 销毁 帐篷 莫衷一是 B. 诸侯 琢磨 险俊 银妆素裹 C. 厨房 蕴藏 聆听 明察秋毫 D. 麦垄 倘若 荡涤 川流不息 3.选择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 麻烦 救护 友晴 B. 叼走 启程 空调 C. 教悔 相似 半晌 D. 黎明 把式 家俱 4.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牙牙学语 百折不回 水落石出 波涛起伏 可见一班 思潮起伏 B. 寝不安席 惹人讥笑 狂风怒号 悬崖峭壁 比翼连翩 战歌飞旋 C. 蜜罐温床 千灾百难 炎黄子孙 立地顶天 蹒跚学步 萦绕耳畔
5.小明特别讨厌劳动,每次大扫除总是找各种理由逃避。作为组长,你打算劝说他改掉这个缺点。以下劝说的话中最得体的一句是( )
A. 你太自私自利,净拖咱们组后退。你再这样我就告诉老师了! B. 你参加了大扫除,我就把游戏机借你玩。
C. 劳动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来,我陪你一起干! D. 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儿了,该劳动劳动减减肥啦。
6.假设同学邀请你外出,你又不想去,最得体的回答是( )。
A. 对不起,今天我约好了到阿姨家。 B. 我不能去,今天有事。 C. 我要做作业呢。 D. 我去不了,今天有场球赛。 7.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贴着( )
A. 紧靠 B. 粘(nián)合 C. 补助 8.在我国五大名山中,东岳是 ( ) A. 华山。 B. 泰山。
9.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拼命”地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括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小海龟生活在海里,出世后必然回归大海。 B. 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 小海龟不拼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 小海龟为了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10.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下列诸省市区( )
A. 上海,广西,北京,辽宁 B. 广东,安徽,北京,上海 C. 北京,江苏,上海,新疆 D. 新疆,江西,吉林,北京 11.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坚持
鼓掌
胳膊
12.读课文《七颗钻石》根据特定语境,理解划线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________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________
1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__了。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__。(歇后语)
(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4.读音节,写词语。 dí què
cénɡ jīnɡ
jiān yìnɡ ________ pài qi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chén mò huí yì ________ ________
15.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 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 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 表现了自信、自豪。 B. 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 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 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6.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宽敝________ 前枝________ 花圆________ 愤泉________ 17.看图写话。(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小文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理解(25分)
1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博士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在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并负责航空新技术的研究。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我是中国人,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他说: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美国当局听说钱学森想回国,十分害怕,害怕他带回航空新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就采用了卑鄙的手段迫害他。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敬爱的周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
1955年,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10月8日到达广州。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一切”指什么?从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2)“我终于回来了”中“终于”说明了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