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12分,第26题13分,共25分
25.(12分)已知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BC、AC边上,连结BE、AD交于点P,设AC=kBD,CD=kAE,k为常数,试探究∠APE的度数: (1)如图1,若k=1,则∠APE的度数为 ;
(2)如图2,若k?3,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求出∠APE的度数.
(3)如图3,若k?3,且D、E分别在CB、CA的延长线上,(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6.(1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0,?43),OA=1,OB=4,直线l过点A,交y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E,且满足tan∠OAD=. 3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从点B出发,沿x轴正方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沿射线A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E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A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在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ADC与△PQA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在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APQ与△CAQ的面积之和最大?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的相反数是( ) A.﹣2 B.2 C.【知识考点】相反数.
【思路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 【解答过程】解:﹣2的相反数是2.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是由长方体和圆柱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11 D.? 22
A. B. C. D.
【知识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思路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过程】解:从上边看外面是正方形,里面是没有圆心的圆,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 3.方程组
xy??x?y?4的解是( ) 32?x??3?x?6?x?2?x?3A.? B.? C.? D.?
y??2y?3y?4y?2????【知识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x?3y?x?3?【思路分析】先把原方程组化为?,进而利用代入消元法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1y?2x?y?4???2?2x?3y?【解答过程】解:由题可得,?, 1x?y?4??2消去x,可得
6
2(4﹣
1y)=3y, 2解得y=2,
把y=2代入2x=3y,可得 x=3,
∴方程组的解为?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
4.如图,DE∥FG∥BC,若DB=4FB,则EG与GC的关系是( )
?x?3. y?2?
A.EG=4GC B.EG=3GC C.EG=【知识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思路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过程】解:∵DE∥FG∥BC,DB=4FB, ∴
5GC D.EG=2GC 2EGDG3???3, GCFB1故选:B.
【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及运用.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B.调查一片试验田里五种大麦的穗长情况 C.要查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
D.调查你所在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情况 【知识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思路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解:A、了解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 B、了解一片试验田里五种大麦的穗长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B错误; C、了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错误; D、调查你所在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情况,适合全面调查,故D正确; 故选:D.
7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 6.估计5?1的值,应在(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知识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思路分析】根据【解答过程】解:∵∴
+1≈3.236,
≈2.236是解题关键.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
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代表了东方数学的最高成就.它的算法体系至今仍在推动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书中记载:“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译为:“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这木材,锯口深1寸(ED=1寸),锯道长1尺(AB=1尺=10寸)”,问这块圆形木材的直径是多少?” 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圆形木材的直径AC是( )
≈2.236,可得答案. ≈2.236,
A.13寸 B.20寸 C.26寸 D.28寸 【知识考点】垂径定理的应用.
【思路分析】设⊙O的半径为r.在Rt△ADO中,AD=5,OD=r﹣1,OA=r,则有r2=52+(r﹣1)2,解方程即可;
【解答过程】解:设⊙O的半径为r. 在Rt△ADO中,AD=5,OD=r﹣1,OA=r, 则有r2=52+(r﹣1)2, 解得r=13,
∴⊙O的直径为26寸,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则a﹣b=( ) 455A.1 B.? C.±1 D.?
228.已知实数a、b满足a+b=2,ab=【知识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思路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过程】解:∵a+b=2,ab=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