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3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1:36: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 【分析】

156.B. 但微颔之 颔:点头。

157.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释担:放下担子。释,放。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15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内容,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本文通过陈康肃对卖油翁的表演态度由“忿然”到“笑而遣之”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做人要谦虚,不可骄横。

159.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抓住“重文轻武”来回答。材料一中“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善射没有什么了不起。材料二中: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技,岂汝先人志邪?”杖之。陈尧咨的母亲训斥他不把精力放在实施仁政教化上,却集中在个人射箭技术上。从中可以读出来宋朝有重文轻武的风气。

160.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主题的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做题时,首先要根据人物的言行来整体感知文章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来谈自己的想法。语言流畅,语意连贯,重点突出即可。文中陈康肃“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徐以杓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无不说明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以常识来看,从钱孔里注油入葫芦,不漏一滴,不沾湿钱孔,确是手熟之技;但与高超的箭法是不能等量齐观的。炼成如此箭法不仅仅靠“手熟”两字,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材料二中“章衡宴射连发破的,辽以为文武兼备”“何灌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无论是章衡、何灌,还是陈尧咨,他们不仅官职高,并且文武兼备,说明他们靠的是真才实学,的确有过人的本领。

【点睛】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 陈尧咨问卖油翁:

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材料二

章衡(1057年状元)出使辽国,宴射时连续击中目标,辽国人认为章衡文武兼备,对待他和别的使者不一样。

何灌曾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次射却没有射中。辽国使者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是出于礼节让让客人你。”他整理弓箭再次射中了靶心,观看的人赞叹(不已),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陈尧咨擅长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看做神人,他常常号称自己为“小由基”。到了戍守荆南回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你掌管(典)郡城有什么特殊的政令?”尧咨回答说:“荆南是要塞之地,白天有宴会,我每次都把射箭作为娱乐,在坐的客人没有一个不赞叹佩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教导你用忠孝来辅佐国家政事,现在你不把精力放在实施仁政教化却专擅个人射箭的技能,这难道是你父亲的志向么?用棒子打了他,摔碎了他的金鱼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钺传 归有光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钺,父

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户外,

俯首窃泪下,邻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

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慚,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

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节选自《归氏二贤传》选文有改动)

(注)①归钺(yuè):人名。②依依:依恋的样子。③致:送达。④奉迎:迎接。

16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由是失爱____ .②钺数困____ .③母又复杖之____ .④奉母终身怡然____ .

16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母又复杖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

D.当求之于上流 .

16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俯首窃泪下,邻人莫不怜也。

164.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161. ①这、此 ②屡次,多次 ③用木杖打 ④……的样子 162.B

163.(归钺)低着头偷偷地流泪,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

164.①询问关心后母饮食;②给后母送食物;③灾荒年迎接后母;④忍饿让出食物给后母;⑤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⑥从不说后母不好。

【解析】

161.文言实虚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

B.何陋之有 .

C.以我酌油知之.

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是”:这、此。“杖”:用木杖打。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62.B.句中的“之”与“母又复杖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何“母又复杖之”的“之”是代词,陋之有”中的“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归钺”。A.代词,代康肃公陈尧咨。C.代词,代这个道理。D.代词,代石头。

16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俯首”:低着头。“窃”:偷偷地。“莫”:没有人。“怜”:怜悯。

164.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时私其弟,问母饮食”是说询问关心后母饮食;“致甘鲜焉”是说给后母送食物;“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是说灾荒年迎接后母;“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奉母终身怡然”是说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有饥色”是说忍饿让出食物给后母;

“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是说从不说后母不好。

【点睛】

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

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3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mbc64fxqg85bn78arf2570pk9t7uz00b5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