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9-41页信息窗4,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常见三步计算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进一步掌握含有中括号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题目。
3.通过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严密地解决问题的综合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含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温馨提示:
把自主练习第一题和第四题进行改动,变为判断题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判断运算是否正确,以此来复习回顾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更实效,避免了空洞的记忆和说教。
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解决三峡的移民问题,认识了中括号,了解了中括号的写法、作用,掌握了含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请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课件出示题目)
(1)17.6-7.6×0.4÷0.25= 10×0.4÷0.25= 4÷0.25= 16(2)1.2×(5.2-2.5)÷0.3= 1.2×2.7÷0.3= 1.2×9( )×= 10.8( )×
(3)[0.15+(2.4-1.8)]×20= 0.15+0.6 ×20= 0.15+12
设计意图:这三个题目分为三类,(1)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乘除同级运算顺序,(3)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师引导两个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来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并重点板书:
(1)在一个算式里,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做。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运算时,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中括号和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质疑:做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我们上节课是怎样总结的? 温馨提示:
一、仔细看一看:看清算式里是否有小括号、中括号。 二、认真想一想: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大胆算一算:按正确的运算顺序来进行计算。 四、耐心查一查:要有步步检查的好习惯。
下面,我们就继续来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题目)
(出示教材第46页出示自主练习题,选取习题一和习题四中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第一组为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第二组为含有中括号的难度大的题目。)
(1.)10-3.8×0.4 ÷ 7.6 (1-0.2)÷(1-0.84) (2.)18.8÷ [(8.5+11.5)÷2] 0.25×[(2.8+4.4) ÷1.2] 温馨提示:
①挑选两名中等偏下的学生口述第一组的运算顺序,根据同学的回答进行点评,学生到黑板板演。
= 12.15( )×②挑选两名中等学生回答第二组的运算顺序,教师及时点评,学生到黑板板演。
③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投影展示解答优秀学生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④课件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然后让学生修改。
⑤做题时认真细致,弄清顺序。按一仔细看一看、二认真想一想、三大胆试一试、四耐心查一查的顺序去做。
2.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件出示
(把自主练习第一题和第四题中的典型习题进行改编,创新变为写算式的综合训练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按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3.620.513.2+5.91.9532---1.59÷÷1.6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温馨提示:
①在学习小组内分析题目中计算的先后顺序,然后独立完成。 ②在小组内交流答案,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合作探究,综合拓展 1.基础应用,巩固新知 (课件展示自主练习2)
林丽出生时体重是3.25千克,3个月后体重是7千克。林丽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多少千克?温馨提示:
①指名读题,自主审题,明确已知和未知,再和同桌讨论一下解题思路。 ②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③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做题时,教师巡视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注和帮助,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评议。
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能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解决生活中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要善于动手、动脑、多与同学交流,问题会迎刃而解。
(课件展示解题的思路和完整的步骤,重点强调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让学生修改错题。)
2. 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7题 )
2.请你算一算,铅笔的单价是多少?
温馨提示:
①第七题是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交流发票提供的数学信息,弄懂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解答。
②让学生明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解答后,相互订正。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最后集体点评。
④对思维活跃、开放思维的学生,给予鼓励评价。 (课件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提醒学生分步求解。) 3.合作探究,交流提升。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8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