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利益。也是企业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一个基本的目的。在获利能力方面的大小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面的成败和企业在未来发展前景的好与坏。企业只有具有获利的能力才具备继续生存下去的价值,建立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赢利,提高盈利水平是企业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作为企业的投资人,主要是关注自身对企业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回报率。而对于企业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主要关心的是投资企业的股息以及红利的发放等相关问题,对于那些拥有企业一部分控制权的企业投资者来说,则会比较多地注重和考虑如何有效的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投资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追求的利益能够长期的稳定增加。这就需要对企业进行盈利分析。我国企业盈利成长能力现状具有一下特点:1、成长速度参差不齐。2、成长持续性强。3、成长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从上面三个特点我们能够看出,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可持续性盈利方面的成长能力比较低,一般情况下都存在资本依赖以及过度负债的不良现象。
1.2 研究意义
在当今的时代,每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日益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下,在科学技术进步当中、市场发展的强烈冲击下获取生机,那么企业就需要对自身的盈利能力展开精确合理有效的判断、分析以及评价,并对此展开有效的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对苏宁的盈利能力进行研究,由此构建新的评估指标体系,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盈利能力的概念及相关指标
2.1 盈利能力的概念
盈利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在利润上的获取能力,也被称之为企业在资金或资本方面的增值能力,通常情况下都表现为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自身收益数额的大小以及其收益水平的高低。
盈利能力指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利润上的赚取能力,企业的利润率越高,那么就说明这个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就越强。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通过对自身
1
盈利能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环节当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对公司利润率的深层次分析。
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在实务当中,企业通常都会使用每股股利、每股净资产等相关的指标对其自身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
2.2 盈利能力的指标
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将在下文对每一指标做具体详细阐述。
2.2.1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的营业利润和企业的营业收入两者之间的比率。
营业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企业在营业的利润率上越高,那么就表明这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企业的发展前景就越大,自身的盈利能力就越强。 2.2.2 成本费用利用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只要反映了一个企业在当期所产生的全部的成本费用所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如果可以获取其他相关业务的支出数据,还应该包括其他相关业务的支出数据。
如果没有获取其他相关业务的支出数据,其计算公式也能够变成: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100%
成本费用的利润率越高,那么企业为了获取利益所付出代价就会越来越小,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在盈利的能力方面也会越来越强。如果成
2
本费用的利润率越来越低,那么企业为了获取利益而付出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在成本费用的控制方面就不会特别理想,在盈利的能力方面会变得较弱。 2.2.3 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主要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总额和企业在资产上的平均总额两者之间的比率,就是过去我们所讲的资金利润率。它是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资产上的综合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可以衡量出企业在利用企业的所有债权人以及所有者的权益总额所获取盈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总资产利润率:如果将利息除外,那么就称之为为总资产利润率。主要是指利润和资产总额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它能够从整体上有效的反映出企业在资产上的使用效果,可以用总资产利润率来表明一个企业利用其所有的资产来获取更多利润的整体能力。
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企业的总资产利润率越高和企业在资产上的利用效益状况呈现出正比关系,那么就表明企业在整体上的盈利能力就会越强。 2.2.4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被称之为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的平均股东权益两者的比率,是企业在交纳税金之后的剩余利润除以自身的净资产所得到的比率,该指标有效的反映出企业股东在权益上的收益水平,用来衡量企业在利用自身自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如果指标值相对较高,那么就表明在对企业进行投资后所带来的收益相对较较高。该指标有效的体现出了企业的自有资本在获取净收益方面的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情况之下,净资产的收益率越高和企业的自身资本所获得利益的能力呈现出正比,那么就说明企业在运营上的效益越就好,对企业所有的投资人以及债权人自身利益的保障度就越高。 2.2.5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3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又被之为利润现金保障倍数,主要是指一个企业一定的经营时间内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和企业获得的净利润两者之间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盈余的质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再一次修正。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计算公式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而言,当企业在当期获得的净利润不低于0时,那么在盈余的现金保障倍数上应该比1大,该指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成正比。
3 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案例分析
3.1 从苏宁角度
从苏宁角度来看,在最大限度上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且维持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经营和发展下去,是一个企业从事所有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当中能够持续并稳定的发展下去是企业能够持续不断的获得利润的重要基础;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是维持其持续并稳定的发展下去的重要保障和重要目标。如果企业想谋求发展,只有不断地获取利润为基础。所以说,企业经营者最重要的业绩衡量标准和发现问题、改进企业管理的突破口就是盈利能力。对企业的管理层而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主要目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利用和盈利能力相关的指标来准确的反映以及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上所获得的业绩。企业经理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促使企业最大限度的获取更多的利润是其根本任务。每一项收益的相关数据在反映企业盈利方面能力的同时也有效的体现出企业的经理人员在工作上获得业绩的大小。用企业已经达到的盈利能力的指标和有关标准、基期、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对比,就可以有效的衡量出企业的经理人员在工作上获取业绩的好与坏。二是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能够发现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具有的问题。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每一个环节中所有经营活动的表现,企业在经营当中状况的好坏都会可以通过企业盈利能力体现出来。通过对盈利能力的深入分析,能够发现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当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从而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经营中获取的效益。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