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1:51: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

[摘要]从文献与临床应用出发,探讨了平补平泻针法操作技术,指出了该法有单式与复式之分,单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或捻转,而复式手法应为均匀柔和的提插、捻转结合。同时提出了平补平泻法与导气法、平针法之不同,认为《灵枢经》“导气法”为行气法,《医经小学》“平针法”是进针法与行针法的描述,均无补泻之意。

[主题词]刺法;针刺补泻;提插补泻

平补平泻针法,首载于明·陈会《神应经》:“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经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其意是指虚实夹杂之疾,宜采用先泻后补的方法。明代医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又提出:“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日补,阴上之日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实际上是小补小泻之法。石学敏、梁繁荣、和徐恒泽在各自主编的《针灸学》教材中均认为平补平泻手法是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出针,并主要是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证;陆寿康主编的《刺法灸法学》认为:“进针至穴位一定深度,用缓慢的速度,均匀平和用力,边捻转,边提插,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幅度、频率相等。”由此可见,对平补平泻针法历代医家都有不同认识,尚未形成一种规范的补泻技术方法。笔者也查阅了大量文献报道,在针法补泻应用中,以平补平泻手法施术的占一半以上。以《中国针灸》2007年第7期为例,应用针法补泻的文章有9篇,其中采用平补平泻法的有5篇,而这5篇文章中,仅有1篇叙述了操作方法。可以说临床很多疾病均可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但很多文献报道均未详细说明平补平泻手法的操作,这就使学习者很难把握其技术要领。笔者现将学习和临床中的一点体会作如下探讨。

1 平补平泻手法的概念与分类

从目前临床的应用来看,平补平泻手法应该包括单式和复式2种,主要适用于虚实不太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证。

1.1 单式平补平泻

针刺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或均匀地捻转后留针或退针。

1.2 复式平补平泻

(1)先泻后补法:即陈会之法。是采用提插或捻转的补泻手法,先施泻法,后行补法,先祛病邪,后扶正气。

(2)小补小泻法:即杨继洲之法。亦是采用提插和捻转补泻手法,是介于补

搜索更多关于: 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 的文档
论平补平泻针法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n5qb0vx839pugn7q9u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