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专 业: 会 计 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企业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一直是“微观利益最大化”。因此,作为国际化商业性语言的会计,它关心的自然也只是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利润情况、投资收益情况等微观经济指标。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下,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王家岭煤矿的渗水事故、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的火灾事件,都是企业单一重视企业利润忽略企业社会责任的典型。而在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升温,企业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已逐渐成为一种要求。
从70年代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便兴起了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摸索的过程中。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晚,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反映不足,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至今仍未建立比较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二)选题的意义
社会责任会计对企业产生的有关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信息加以计量和报告,是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阳光策略,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具有重大的作用。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的科学决策,并力求达到权利和义务的双向平衡,从而为我国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国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都是
1
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缺乏系统的研究。另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还集中在理论探讨阶段,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而且,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并不多,在我国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对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关于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陈宏辉,2004)中结合了关联性和投资专用性两个角度来界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办法》 (Freeman,1984)中指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弗里曼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达成的个体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将受企业目标达成过程中所采取的主动影响的个体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并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范畴,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企业战略》 (Ansoff,1965)最早正式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学术界,主张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他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受到关注,最初的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日语。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谢尔顿(OliverSheldon)就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这种崭新的哲学思想主张,公司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会利益作为衡量尺度之一,远远高于公司的盈利。
2
《浅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张涛,吴生秀,2010)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阳秋林,2005)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所有者权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等。
《企业社会责任》(Olive Sheldon,1983)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王群宇,2009)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1)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信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社会责任负债、社会责任权益、社会责任收益、社会责任费用和社会责任利润;(2)社会责任会计绩效信息,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法规的执行情况、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对企业自身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三方面。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阳秋林,2005)中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除了财政部公布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的社会积累率和社会贡献率外,还应该包括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和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
国际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EP,2001)提出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禁止使用童工、强迫劳工和安全卫生、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个要素。
美国会计学会(AAA,1975)认为社会责任披露应包括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业绩的信息、人力资源信息、企业社会费用信息、企业活动对社会影响的信息这四项内容。
3
(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研究
《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框架》(时薛原,2008)中指出对于小型和一些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叙述性的披露模式;对于中型和一些大型企业可以在现有的传统三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对一些大型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当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法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启示》(谢晖,曾郁林,2008)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实行政府主导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并制定出社会责任会计准则来指导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中外比较与借鉴》(钱红光,2008)中指出应鼓励企业资源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
《企业社会责任:探讨利益相关者关系和FTSE公司的项目报告》(Simon Knox,Stan Maklan,Paul French,2005)中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的报告成果与公司规模有关,大型公司和中型公司社会责报告明显不同于小公司的相关报告。大公司由于具备更多可用资源,因此很可能会研究并报告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阳秋林,2005)中指出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采用在现有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增设反映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在大型企业中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应以三大会计报表即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为核心,并以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形式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2)分析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要从需求动因和不同需求这两方面进行;(3)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来分析存在的问题;(4)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