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4.21)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内容涉及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省考行测题]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坐在那里等条件,其实是懒惰思想在作怪,遇事推脱、消极怠工,工作________;同时,也是畏难情绪在作怪,害怕失败,害怕承担责任。如果总以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则可能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循规蹈矩 劳而无功 B.推三阻四 一败涂地 C.安于现状 一事无成 D.按部就班 一蹶不振 二、判断推理
2.某人经过观察发现,某公司性格外向的职工每天都能按时上下班,而性格内向的职工每天都要在公司加班才能完成工作。由此他得出结论,性格外向的职工工作效率比性格内向的职工工作效率高。
假设下列选项为真,则对题干结论最能起到削弱作用的是:( ) A.性格外向的职工都是领导,性格内向的都是职工 B.性格内向的职工都不喜欢这份工作
C.该公司性格外向的职工比性格内向的职工少 D.该公司性格外向的职工都喜欢回家加班完成工作
3.某导师带A、B、C、D、E、F、G七个研究生。按照导师的安排,一星期七天均需要对其中一个研究生单独辅导,且每天只能辅导一个研究生。已知辅导研究生A的时间比研究生C的时间晚一天,辅导研究生D的时间比研究生E的时间晚两天,辅导研究生B的时间比研究生G的时间早三天,研究生F的辅导时间是星期四,而且恰好处于辅导研究生B的时间和辅导研究生C的时间中间。
由此可知:( )
A.研究生E的辅导时间是星期三 B.研究生D的辅导时间是星期五 C.研究生B的辅导时间是星期三 D.研究生C的辅导时间是星期六 三、数量关系
4.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1头牛吃( )天。
A.12 B.10 C.8 D.6
5.三个容积相同的瓶子里装满了酒精溶液,酒精与水的比分别是2∶1,3∶1,4∶1。当把三瓶酒精溶液混和后,酒精与水的比是多少?( )
A.133∶47 B.131∶49 C.33∶12 D.3∶1 四、资料分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6.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几个?( )
A.0 B.1 C.2 D.3
7.2010年,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 A.3.72% B.5.76% C.4.74% D.6.78%
8.2010年,京津冀经济圈的哪一经济指标值居三大经济圈之首?( ) A.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 B.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比重 C.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D.第一产业产值增长速度
9.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圈
是:( )
A.长三角 B.珠三角 C.京津冀 D.以上皆非 1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固定资产投资越高的经济圈,实际利用外资额越低 B.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越高的经济圈,进出口贸易额越高 C.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经济圈,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越低 D.产业结构越向第三产业倾斜的经济圈,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越迅速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坐在那里等”“懒惰”“遇事推脱、消极怠工”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表示对待工作不积极,“循规蹈矩”和“按部就班”不合此意,排除A、D。“推三阻四”与前文的“遇事推脱”语义重复,排除B。第二空,“一事无成”形容毫无成就,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题干结论为:性格外向的职工工作效率比性格内向的职工工作效率高。A项领导和职工的区别不能说明工作效率的高低,不能削弱;B项是否喜爱和C项职工数量都和工作效率无关;D项说明性格外向的职工是把需要加班的工作带回家完成,即两类职工都是需要加班的,并不能由此得出工作效率的高低,削弱了题干结论。故答案选D。
3.【答案】D
解析:运用代入排除法。A项,如果E的辅导时间是周三,且F的辅导时间是周四,由“D比E的时间晚两天”可知D在周五,那么剩下的只有周一、周二、周六和周日,无法满足“B的时间比G的时间早三天”,排除;B项,D的时间是周五,则情况与A项相同,排除;C项,如果B的时间在周三,则G的时间在周六,C的时间应在周五,由“A的时间比C的晚一天”可知A应在周六,和G在周六矛盾,排除;D项代入满足条件。故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设每头牛每天吃1份草,草每天减少x份,则5×(20+x)=6×(16+x),解得x=4,总草量为5×(20+4)=120。11头牛吃120÷(11+4)=8天。
5.【答案】A
解析:设瓶子容积为60,因为酒精与水的比分别是2∶1,3∶1,4∶1,则三个瓶子中含有的酒精和水分别有40、20,45、15,48、12,所以三瓶酒精溶液混和后,酒精与水的比为(40+45+48)∶(20+15+12)=133∶47。
6.【答案】B
解析:由表1可知,2010年只有珠三角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故选B。
7.【答案】C
解析:求现期比重。根据关键词“第二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定位至表1和表2。所求为(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珠三角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50.4%×9.4%≈1/2×9.4%=4.7%,最接近的是C项。
8.【答案】C
解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居首位的是京津冀,为22.6%,C正确;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位居首位的是长三角,A错误;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比重居首位的是长三角,B错误;第一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居首位的是珠三角,D错误。
9.【答案】B
解析:考查比重大小比较。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全国的平均水平,设全国平均水平为单位1,A项为23.5%÷21.4%×1>1,错误;B项为7.7%÷9.4%×1<1,正确;C项为11.7%÷10.8%×1>1,错误。
10.【答案】D
解析:A项,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低次序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次序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错误;
B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高低次序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进出口贸易额排序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错误;
C项,地区生产总值高低次序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增长速度的高低次序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错误;
D项,三大经济圈的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低次序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高低次序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正
确。
综上,选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