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廉洁从政教育 全力为民搞好服务
张守财
(2011年9月16日)
同志们,按照省市区委统一部署和安排,今天我们进行廉政教育学习根据我街实际,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二是全面创新社会管理;三是切实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希望通过这次讲课,大家都能有所启迪和收获。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一)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学习是立身之本,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只有加强学习、勤于学习,才能提高党性修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把“讲学习”放在首位。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思想过得硬,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一要加强思想道德学习,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以八荣八耻为标杆,严格按照《廉政准则》、“八个禁止”和“52个不准”来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至用的风气。牢固树立学以立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学以兴业,学以至用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政治任务、精神食粮和干事创业之基,既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又要学习业务知识,既要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又要在实践中增强本领,争取做政治理论素养较强,业务素质过硬,不断适应新形式新任务需要的学习型干部。今后,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积
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在学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各社区也要结合本职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用理论指导工作。 (二)强化自身建设,自觉做到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党强化自身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重要举措。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从自己做起,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经得起考验。1、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只要党员干部做好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就有了保障。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是一支特殊的社会力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巨大的影响。党员要起表率作用,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管好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保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能以工作之便去谋取私利,决不能拿党的原则去做交易。2.要坚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就是一面镜子、一面旗臶,哪里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表率作用发挥得好,那里的风气就正,问题就少。在工作中,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形象,对有悖于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行为,必须及时进行纠正。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处处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并且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要
慎重对待朋友交住,坚持择善而交,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基层干部交朋友,先进模范交朋友,专家学者交朋友,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做到不徇私情,自觉接受监督,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秉公办事,在廉洁自律上做加强党性修养的表率。3、加强监督,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大力推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班子成员在重大事项决策上都拥有相同的权力,加大对党员干部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重大工程建设和大额财务支出等方面的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减少重大事项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杜绝主要领导个人权威在决策中的超常发挥,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将社会管理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中。一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怎么管”,关键在于建立和运用各种社会机制。第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优化已有的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利用便民连心箱、公示板、宣传橱窗、热线电话、邮箱、听证会、论证会、居民评议、社区QQ群服务网络等信访主渠道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形势,着力推行领导干部接待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搭建多种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形成便捷通畅的诉求表达制度。同时,有关部门对合理的诉求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诉求要耐心解释,对不合理的诉求要进行疏导。对一些带倾向性和事关重大的问题要
及时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发生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事件。第二,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让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对于因为集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使部分个人或群体利益受到损害的,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三,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各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尤其是“五老”人员经常在家、警惕性高、闲暇时间较多优势,加强辖区治安巡逻、舆情信息搜集、民情民意了解工作,加大对重点地区、繁华地段的治安整治力度,重点打击入室盗窃、电信诈骗、赌博、抢劫抢夺财物等违法犯罪、扰乱社会治安、干扰民生的行为。二是构建打防管控结合、技防人防物防结合的防控体系。督促辖区企业、小区物业、驻社区商户等及时安装电子眼、防盗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防盗设施,组建由专业技术人员、群众、管理者、经营者组成的巡逻队,建成专群结合、技防人防物防、打防管控相结合的数字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一方平安。在商场和社区都要建立几支像光明商贸义务巡逻队这样的管控队伍,在节假日等事故多发时期加强巡逻,减少和杜绝治安案件反生。二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政策综合平衡,形成权责一致、条块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