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方茶文化溯源 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1:25:19 本文由闂佸搫顦弲鐐存叏閵堝鐒婚柨鐕傛嫹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方茶文化溯源

外语系 应用英语专业

100072430 陈海龙 指导教师 胡孔旺 王凌艳

【摘 要】茶是一种物,经过历史的沉淀,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历史

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茶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0多亿人饮用茶叶。茶文化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越过国界,普及到世界各个角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茶;西方;文化 ;溯源

1.茶初西行

1.1十六世纪茶的初步认识

汉唐开始,茶同丝绸一样,有了一条通往世界的“茶叶之路”。除了唐宋以后形成一个“亚洲茶文化圈”外,茶还远渡重洋传到了西方世界。中国茶西传的路线,一条由福建、广州通向南洋诸国,然后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一条由广州直线越太平洋通往美洲各地。茶向欧美传播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元朝,中意友好使者马可·波罗曾在中国十几年,他回国后所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明确记载从中国带去了瓷器、通心粉和茶。然而,欧洲人知道中国有一种名叫茶的植物还是在明朝之时。1569年,欧洲第一部专门介绍中国的书籍在葡萄牙出版,作者是葡萄牙多明教会的传教士克鲁兹,书名为《广州记述》。克鲁兹是第一个将“cha”音带入欧洲的欧洲人。

1.2欧洲茶音由来

17世纪初茶开始输入欧洲,茶音也随之传入,形成了福建与广东话两大系谱。欧洲给茶叶取的名字,源于厦门的方言。荷兰人从厦门输出茶叶,再转运到爪哇。这样荷兰人就学会厦门话“茶”Te或Tay,并将这一名称带到了欧洲。欧洲国家中除俄国和葡萄牙外都是首先从荷兰获取茶叶的,所以他们也用了这个名称。葡萄牙在澳门设港,所以他们按广东方言把茶叶称作cha。

1

2.茶始荷兰

茶叶初入欧洲应归功于荷兰人。明神宗万历35年(公元1607年)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运去绿茶,1610年转运欧洲,开欧洲饮茶风气之后,中国茶叶不断输送欧洲各国。l7世纪中叶,茶已成为荷兰上流社会的时髦饮料,价格极其昂贵,而且是药房销售的。 2.1茶利弊之论战

1625年到1657年间,整个荷兰掀起了一场“饮茶的大辩论”,并且波及法国。荷兰的反对论来自德国,当时荷兰在与中国贸易和茶的进口中获益,引起了德国的妒忌。或许出于这个原因德国对茶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辩论的双方都有医学界人士参加。法国的大主教玛萨琳因为用茶治愈了痛风病,最终促使了这场辩论的结束,发生这场风波之后,用茶叶作饮料却没有立即取得大的进展——即没有在法国压倒传统饮料葡萄酒,也没有在德国压倒啤酒。这是由于啤酒作为日常饮料已在德国扎下根,所以茶即使进入德国,其反对论也只不过停留在茶作为药物有效果上面,同时茶价也过于昂贵。而法国也是如此。但另一方面,茶却从陆路传入俄国,并且很快传播开来,使俄国和英国成为欧洲两大饮茶国。 2.2荷兰的茶叶贸易

荷兰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荷兰开展茶叶贸易最早,在很长时间是欧洲最重要的茶叶转运国。首都阿姆斯丹为欧洲最古老的茶叶市场,是欧洲第二茶叶市场。荷兰年输入茶叶超过2万,一半以上输出,本国年消费茶叶1万吨左右,大约80%的人饮茶,年均茶叶消费约为1kg。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已不如过去,但尚茶之风犹在。

3.茶享英伦

茶叶传人英国要比欧洲大陆晚十年。17世纪30年代,茶通过荷兰传人英国。1637年,英国商人驾帆4艘首次抵达广州珠江口,运华茶112磅回英,拉开了中英问直接茶叶贸易的序幕。165O年,饮茶风气传到英国咖啡馆。茶在咖啡馆中专供男子饮用,除单身女子不能入内外。并无其他特别礼节。咖啡馆对饮茶的推广有着推波助澜之功。

英国饮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进口茶叶历史悠久,消费量大,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世界茶叶贸易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数百年的演变中,形成了以红茶为主,以下午茶为特色的英式茶风。

2

3.1咖啡可可的败北

l7世纪中叶到l8世纪初的英国,几乎同时引进了茶、咖啡、可可这三种进口饮料,而茶却战胜了其他饮料独占优势。茶之所以如此受英国人的青睐,部分缘于他们对东方文化的崇拜心理。从茶碗、茶器等工艺美术品直至沏茶方法、饮茶方法以及风俗习惯等,茶都闪耀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的光辉。而咖啡、可可都没有这种文化背景,至少缺乏激发欧洲人崇拜心理的文化力量,这一点咖啡、可可同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进口饮料中,最先败落者是可可。因其价格昂贵,在中产阶级以下的人们之问不能普及开。而1727年袭击牙买加等西印度群岛的飓风,使英国所属的可可全遭毁灭。可可是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所支撑的殖民地特产,所以,几乎是唯一的供给地的牙买加一旦崩溃,可可作为英国人的饮料当然也就随之败落了。咖啡的衰败是由于英国在咖啡供应的竞争中败给了荷兰在爪哇、锡兰栽培的咖啡,使其不得不将亚洲贸易的重点从咖啡转向中国茶的进口。 3.2饮茶习俗的改变

茶最初是作为一种药物进入英国,茶从药物变为饮料,始于查理二世时期。公元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执政,皇后是葡萄牙公主凯塞琳,她把葡萄牙的饮茶与茶会等习俗传到了英国王室后,饮茶成了宫廷生活的一部分,茶会亦成为王公贵族阶层最时髦的社交礼仪。此而使茶叶进入公众的视野,并开创了饮茶的新风尚。到了18世纪,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这部分归功于女王安妮的推动,她首先在早餐中饮茶以代啤酒。而300多年来,历代英皇与女王都倡导饮茶,嗜好饮茶,使得茶叶在饮料中占尽殊荣。l9世纪早期,饮茶已进入了家庭。在这之后,饮茶作为一种社交手段,进入讲究的茶园,男男女女都可以在那儿相聚。 3.3风靡欧洲的午后茶

l9世纪40年代。第七世贝德福德国女公爵安娜在英国开始喝下午茶。她先前每到傍晚常“情绪低沉”。按照当时宫廷的风习,从早餐开始,就吃得很少,整天百无聊赖,直到20时始进晚餐。 因此,她在下午5点钟开始喝茶,吃饼干,有时还邀上几位朋友。此后,下午茶就成为风行全国的一种时兴的礼仪。英国人到了下午4、5点时,无论多忙,也要放下手里的工作,坐到茶室里小憩20分钟,喝茶聊天。吃点松饼,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这在英国已经形成惯例。 3.4茶之润泽

茶在英国的发展进程中。同中国一样,不仅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而且与文学艺术、

3

政治、经济也有了一定的联系。

诗人们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咏茶诗篇,其中有“饮茶王后”、“绿茶女神”、“茶卓诗”及“中国茶”等。葡萄牙公主凯塞琳在成为皇后一年的诞日时,英国诗人E·沃勒在“饮茶王后”一诗中,曾这样写道: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与秋色,难与茶比美。以饮茶作画的名作也不少。E·爱德华兹在1792年作了一幅画,描绘了牛津街潘芙茶包厢中饮茶的情景,这是一幅令人高兴的茶桌品茗的风俗画,反映了当时的饮茶盛况。

4.茶传美国

4.1茶入美国的源流

l7世纪中叶,茶叶随同欧洲移民传到美洲大陆。1690年,在波士顿最先出售中国红茶。1700年,开始出现牛乳和乳酪搀茶饮用的习俗。1712年,波士顿的包尔顿药房出售中国绿茶。饮茶风气,陆续传遍美洲各地。 美洲饮茶的兴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茶叶是中美最先通商的货物。1784年2月,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广州,翌年满载茶叶等物资而归,成为美国船只直接来中国运茶的开端,并进一步推动了饮茶风尚的兴起与茶叶贸易、文化的发展。 4.2美国的冰茶文化

美国是一个追求快节奏的国家。其茶叶消费的主要方式为速溶茶与冰茶。速溶茶1940年产生在英国,却流行在美国。目前,速溶茶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美国人爱好冷饮,创造了茶的冷饮方式——冰茶。冰茶从口味、品种、取饮方式、包装到价格等等,都完全符合时代潮流,方便、快速、多样和现代各种流行饮料无异,因此美国的冰茶文化也广泛地向世界各地传播 。现在,走进中国的任何一家超市,你都会发现货架上陈列着各种不同品牌、不同类别、不同包装的冰茶饮料。

5.中西茶文化异同

斗转星移,岁月飞逝,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中西方的饮茶相差几千年,但发展的轨迹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①同样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②茶同样都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

4

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③饮茶的历史长短不同,但在许多西方国家都成为一种时尚,举国皆饮。

中西方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茶文化,但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发展时间的不同,茶文化存在着差异:①中国人饮茶并不只是起着休息和娱乐的作用,而是把它作为精神的激励与情感的寄托,而西方则缺乏这种哲学的东西。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饮用茶类、饮茶方法、茶礼、茶俗、茶具等丰富多彩,这是西方红茶文化所不及的。

本世纪将是茶的世纪,发展茶文化大有希望,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人员交往的日益剧增,“茶使世界更美好”的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向往。茶文化将成为国际饮食文化中一支永远灿烂的鲜花。

参考文献:

[1] 辛文.茶文化随笔[M].北京:北京高校出版社,1997,4(3):28-29. [2] 徐永成.英伦的茶文化[M].上海: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4):48-51.

[3] 余悦.世纪行:东西聚首话茶事[J].沈阳:沈阳大学出版社,1998,6(2):22-28. [4] 余悦.世界饮茶[M].贵州:主潮出版社,1999,(2):5-8.

[5] 孙振玉,梁艳.中国茶叶文化的形成及其对外传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5):38-39.

[6] 吴孟雪,曾丽雅.近世欧人与华茶[M].北京:北京航空出版社,1992,(2):247-250.

5

搜索更多关于: 西方茶文化溯源 doc 的文档
西方茶文化溯源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qbat2uryu0fvqu4zj5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