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要点(2010.3-2010.7)
第一篇 人体解剖学
绪论
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章 运动系统
1. 运动系统的组成? 2. 骨的形态分哪几种?
3. 骨的构造是怎样的?红骨髓与黄骨髓功能上有何不同? 4. 椎骨的共同形态是什么?各部椎骨各有何特点? 5. 胸骨角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6. 髋骨的结构。
7. 自由上肢骨、下肢骨的组成。 8. 脑颅的组成、翼点的概念。
9. 关节的基本结构与辅助结构各包括哪些?
10. 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与膝关节的构成、特点和运动方式。 11. 男女骨盆有何差异? 12. 肌的基本形状有几种? 13. 膈肌上的三个裂孔是什么? 14. 上肢肌和下肢肌的主要肌肉。 15. 臂肌的前群肌和后群肌。。 16. 小腿三头肌的组成. 17. 大腿前群肌包括哪些?
18. 全身最大的肌和最大的阔肌分别是哪块肌?
第二章 消化系统
1. 消化系统的组成。
2. 牙的形态、构造、分类。 3. 大唾液腺有哪些? 4. 试述食道的三个狭窄? 5. 胃的形态、分部。
6. 十二指肠分为哪四部?胆汁和胰液在哪里进入十二指肠? 7. 大肠的分部。 8. 肝的位置和形态。 9. 肝外胆道。
第三章 呼吸系统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2. 鼻旁窦有哪些? 3. 喉软骨。
4. 左右主支气管结构有何特点?
5. 左右肺分叶有何不同?何谓肺门与肺根? 6. 何谓胸膜腔? 7. 纵膈的分部。
第四章 泌尿系统
1. 泌尿系统的组成。
2. 3. 4. 5.
肾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简述输尿管的分段和三个狭窄。 女性尿道的特点。 膀胱的位置。
第五章 生殖系统
1. 生殖系统的组成。
2. 男性内生殖器包括哪些结构?
3. 男性的尿道分几部分?有哪几处狭窄和哪几个弯曲? 4. 输卵管的分部。
5. 子宫形态、位置、固定装置。。
第六章 循环系统
1. 循环系统的组成。
2.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 3. 心尖、心的四腔及瓣膜。
4. 心房与心室的分界线?心包括哪四个腔? 5. 心的传导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6. 主动脉分哪几个部分?主动脉弓上的分支有哪些? 7. 最大的动脉和最大的静脉。 8. 腹主动脉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9. 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及肝门静脉各收集来自何处的静脉血? 10. 什么是静脉角?
11. 肝门静脉收集范围及主要属支。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 甲状腺的结构? 3. 垂体的组成。
第八章 感觉器
1. 视器的组成。
2. 眼球壁的构造是怎样的? 3. 什么是视神经盘与黄斑? 4. 眼球内容物主要包括哪些? 5. 房水循环的途径?
6. 前庭蜗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神经。 2. 脊髓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
3. 脊髓前支构成的哪几个丛?腰丛和骶丛分支各是什么? 4. 脑的构成。
5. 脑干由哪几部分组成? 6. 延髓腹面、背面的结构。 7. 大脑半球的分叶。
8. 脑神经有多少对?其名称各是什么? 9. 内脏神经系统的概念。 10. 脑的血管。
第二篇 组织学 第二章 基本组织
1.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包括哪些? 2. 上皮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3. 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及组织学特点。 4. 结缔组织的概念。固有结缔组织有哪几种? 5. 蜂窝组织的概念。
6. 各种血细胞的主要形态特点是什么?
7. 根据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肌组织分为哪三类? 8. 肌节、终池、三联体、闰盘的概念。 9. 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
10. 尼氏体、树突、轴突、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的概念。 11. 突触的概念。根据突触传导信息的方式,突触分为哪两类? 12. 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结构。
第三章 循环系统
1. 心壁的组织结构包括哪些? 2. 中动脉管壁的三层结构。
3. 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差异,毛细血管可以分为哪几类? 4. 简述微循环的概念和组成。
5. 与动脉相比,同名静脉管壁的组织学特点。
第四章 呼吸系统
1. 气管壁分为哪几层?
2. 简述气管黏膜层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主要作用。 3. 肺小叶、尘细胞的概念。 4. 肺泡上皮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5. 血气屏障的概念及组成。
第五章 消化系统
1. 胃壁的组织结构包括哪几层?
2. 胃底腺有哪些主要细胞?各有何功能? 3. 简述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4. 扩大小肠吸收面积的结构有哪些? 5. 胰岛由哪些细胞构成?各有何作用?
第六章 泌尿系统
1. 肾单位的概念及作用。 2. 肾的滤过屏障的组成。 3. 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及功能。
第七章 生殖系统
1. 月经周期的概念及其分期。
第三篇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
绪论部分
1、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研究方法:分成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两大类
2、 生理学实验的三个不同的层次。
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 体液、内环境与稳态的定义。 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存在的环境,特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 4、 人体的三种调节机制以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 人体内有三种调节机制,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特点:比较迅速、精准,持续时间较短 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缓慢,作用比较弥散和持久 5、 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五个部分。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 “液态镶嵌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膜蛋白分哪几种? 基本观点:细胞膜是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价,其中镶嵌着不同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膜蛋白可分为五种:
① 细胞骨架蛋白,能连接两个细胞膜,或使其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物质黏附 ② 识别蛋白,存在于免疫细胞膜上,能识别癌细胞或异物细胞的蛋白质 ③ 酶,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④ 受体蛋白,能与信息传导物质 如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等特异性结合,并引起细胞反
应
⑤ 使物质进行跨膜运转的功能蛋白, 如载体、通道蛋白、离子泵等 2、 易化扩散的概念及二种易化扩散的特点。
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都不溶于脂质,但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它们的跨膜运转速率明显加快,这种跨膜运转成为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四个特征:
① 非浓度梯度跨膜运转,转运速度比单纯由溶质物理特征所导致的扩散要快得多
② 由于膜上载体及载体结合的位点的数目有限,因此运转速度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的变化
会出现饱和现象
③ 载体结合位点和溶质的结合具体高度化学结构是的特异性 ④ 化学结合相似的溶质经同一载体运转时会出现竞争性抑制
溶解于水中的带电离子, 如钠、钾、钙、氯等,无法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但它们借助离子通道蛋白的介导,可以顺浓度梯度或顺电位梯度进行高速度的跨膜运转,称为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特点:
① 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② 大多数离子通道有一个或两个“闸门”样结构,有它来控制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这一过
程也称门控
3、 钠泵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钠-钾泵是目前研究得最清楚的离子泵。它是由跨膜的α催化亚单位和β调节亚单位形成的分子量很大的膜蛋白分子,具有酶的活性,又称钠-钾-ATP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