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以“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封面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11、绒线绕绕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用毛线粘贴组合成一幅画,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2、通过毛线贴画的练习,培养学生认识不同的画面表现形式。 3、通过粘贴毛线,培养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不同颜色的毛线、剪刀、胶等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用毛线表现图形,表现有疏密、流畅的线条。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说说毛线是从哪里来的?毛线有什么作用? (2)请同学们取出一根毛线,在桌子上随意造型。 思考:你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用毛线设计图案。
16 / 33
(3)师小结:毛线就像一支神奇的笔,可以拼出很多很多的形状。今天我们就(5)欣赏毛线制作的图片
讨论: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做出来的? A.毛线有的卷,有的绕,有的直,有的弯; B.毛线有的疏,有的密;
C.有的是各种材料和毛线相结合做出来的; D.有的是立体的,有的是平面的。 2、发展阶段 师点明制作要点: A、用各种方法表现造型 B、粘贴是要耐心细致 C、注意毛线的颜色搭配 四、表扬优秀作业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欣赏用毛线钩出来的花
2、思考尝试:毛线还能创作出什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2、甜蜜的梦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17 / 33
1、指导学生学习在蜡纸层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现梦境。 2、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尝试用刮法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各种工具在蜡层上刮出机理效果以及画面组织。教具学具:有关做梦的科学常识、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 二、讲授新课:
师问:同学们做过梦吗?都做些什么梦呢?要不要描述给大家听? 师小结:刚才同学门描述的梦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梦,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表现的是:甜蜜的梦(出示课题)
2、新授:
渗透做梦的科学常识: 让学生说说人为什么会做梦。 三、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3、发展阶段:自己绘制一幅甜蜜的梦的画 13、金色的浮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8 / 33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锡纸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将锡纸加工成立体变化的浮雕。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和再造能力。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各种工具将锡纸加工成立体变化的浮雕。 教具学具:图片、锡纸、废旧电线、泡沫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很独特的画,睁大你们的眼睛,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
师:它与我们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平面作品与浮雕作品不同的特点。 2、新授:
师:你猜猜它是用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 (1)探索浮雕(出示浮雕作品) a、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b、仔细观察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2)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材料,你有什么方法能让它有凹凸感?
19 / 33
(3)面对这些闪闪发亮的锡纸你认为可以打算用它来制作什么形象? (4)作品欣赏
(5)锡纸与我们平时的纸有什么不同?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构思完善 2、形象大胆.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今天我们尝试了锡纸制作的浮雕,其实制作浮雕的材料有很多种,观察你的身边,有没有可以用来制作的材料,并可以尝试着做一做。14、变幻无穷的形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艺术作品。 3、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 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教具学具:皱纸、彩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以及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20 / 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