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年最新-区域农业发展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0:43: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原中高二地理学案9 原中高二地理学案9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学案) 高二地理备课组 制作人:杜国青 【学习目标】 1. 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图表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 根据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分析、评价其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布局特点; 3. 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课前预习】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 、吉林、 三省和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①影响: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耕作制度和 等②概况: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 、半湿润 气候区。冬季 ,夏季 ,降水集中于 , 。③农作物一年一熟,易受 的影响。

(2)地形: 、平原和 三类地形单元完整,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①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良好的 ;②交通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发展 型农业;③开发 ,人口密度 三、农业布局特点

1、划分依据: 、地貌、 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

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2、具体划分

农业生产地域 主要分布区 自然条件 小麦区 北部,以________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湿润、半湿润的东耕 作 水稻分布区 辽河和_________流域的大型灌区,东部山区的北平原地区,黑土肥沃,水源充足,农 河谷盆地 业 但热量不足,只能普遍,向北种植比例减少,主要在________平满足对热量要求不区 玉米带 原 高的农作物,且能大豆产区 北部,向北比例增多 一年一熟 林 林业区 ______________和长白山区 湿润、半湿润的山第 1 页 共 6 页 业 特 珍贵药材地丘陵,温度低,和 产 产区 长白山区 树木成材时间长,特 区 苹果梨产延边 病虫害少 产 区柞 蚕茧产区 区苹果产区 _______丘陵地区 辽南 畜 放牧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_______马、______牛)、松嫩平原西牧 部(东北红牛)、部分林区草地 半干旱的高原地区 业 区 舍饲养畜业区 广大农区 湿润、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地区 【课内探究】 探究一、(P61思考)

1、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2、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探究二:( P62思考)

1、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自主检测】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地区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②包括黑、吉、辽三省 ③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④东北平原海拨多在200m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读图4—1—1,回答2—5题。

第 2 页 共6页

原中高二地理学案9 原中高二地理学案9

2、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3、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

D、煤矿

4、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5、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6、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B、荒地多,但后备耕地量不足

C、树种以云杉、冷杉为代表的针叶林为主 D、森林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地 7、东北的西部高原区是 ( ) A、舍饲养畜业区 B、放牧畜牧业区 C、柞蚕茧产区

D、苹果产区

8、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发明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9、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 (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10、下面关于东北土地资源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三类较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B、可垦荒地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高

C、大部分平原地区土壤是黑土,是我国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 D、耕地面积广大,是我国人多地多的地区

第 3 页 共 6 页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学

案)

高二地理备课组 制作人:杜国青

【课前预习】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特点:大规模 生产,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率生产基地。 2、经营类型: 农场,东北地区是我国 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 主要分布区 水稻 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以春小麦为主) 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玉米 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五、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农业 退化,如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 、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改善农业 ; (2)开发、利用与 、保护相结合。 (3)经济效益、 效益相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区:面向国内市场,强化 、豆等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提

高 ;③加快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③建 基地 (2)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 农业和 畜牧业。

(3)山区:以 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产品,在半山区实施“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 农业和 配套加工业。 【课内探究】: 探究一:(P66活动)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第 4 页 共6页

原中高二地理学案9 原中高二地理学案9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

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探究二:(P69活动 )

1、 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

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2、 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

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

【自主检测】

1、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当( ) A、在平原区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 B、在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大力搞好生态环境 C、在山区以森林的开发为核心,走好多元开发的路子

D、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2、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暴增加

第 5 页 共 6 页

3、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 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5、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除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还表现在 ( ) A、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发展 B、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的发展 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D、有利于农业社会化的发展 6、关于东北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 A、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B、水稻多种植于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C、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7、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地形区名称:A , B按照“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 展 ,B地适合发展 。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 ,该 基地著名经济作物为 ,该区域

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 。

(3)(双选)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尽快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 A、冻土广布 B、河流的汛期只出现在春季 C、都有小麦种植 D、黑土肥沃

第 6 页 共6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15年最新-区域农业发展学案 的文档
2015年最新-区域农业发展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6gq26wxr3ef8l93tt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