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了解,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
二、目标要涵盖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由单向变成多维是音乐新课程同传统音乐课程在目标上的另一个重要区别。以往,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例如,“学习sol,mi两音,能够唱准它们的音高。用sol,mi两音及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创造简单的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和谐地唱好这首歌曲。通过欣赏及讲解使学生掌握大合唱的有关知识,了解作曲家冼星海的生平”,等等。上述目标缺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不清晰,主要突出了 “知识与技能”维度。正确的目标确立方式应该是三个维度的表述。
【案例3】《动物说话》的教学目标(1)对描写小动物的音乐感到有趣,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2)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 《动物说话》,探索并运用不同声源创编简单节奏,表现小动物的形象。(3)能准确地朗读歌谣,读出二拍子的强弱,认识木鱼,碰钟,并能用其为歌曲伴奏。上述目标涵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具
体的设计思路和写法上,可以灵活处理,不拘一格,上述案例中分条写得鲜明,清晰,三个目标维度一目了然。同时,可以采用把三个目标维度融在一起的方式,例如:
【案例4】《爵士乐》的教学目标能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 (文字、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共同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该课的 “教学目标”是很新的一种设计:第一,提出了明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即引导学生用 “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美国黑人爵士音乐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对于音乐新课程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必须清晰、具体地体现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中。这节课教学内容所蕴涵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因子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那么,在倡导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和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学生懂得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便成为音乐教学的主旨之一。第二,具有清晰的 “知识”目标:“探讨爵士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其相关
文化及艺术价值。”从风格入手了解和认识爵士乐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极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第三,设计了富有新意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 (文字和音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交流。”这是最具有建设性的一个目标设计。
三、正确使用目标的行为动词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过去在“教师中心”和 “学科中心”的传统观念里,音乐教学目标通常表述为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与歌唱能力”这样的句式,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表述方式体现了从教师角度来表述教学目标的特点,即教师要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实际上,判断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是学生想在课堂上获得哪些音乐方面的进步,而这恰恰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主观愿望能够实现的。如此看来,像 “通过??使学生??”, “通过??培养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这类在传统音乐课程 “教学目的”中经常使用的行为动词,已不符合音乐新课程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相反,由于
音乐新课程是从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述目标的,因此其行为动词多为 “对”、“在”、“用”、“能够”、“感受”、“体验”、“了解”、“掌握”等。
【案例5】《音乐与戏剧》的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序曲和诗剧配乐其演出形式虽属纯音乐题材,但作品表现的内容都与剧情相关,戏剧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是以音乐为载体表现出来的。(2)能够认识、了解剧情与剧情相关的背景材料。(3)能用体态律动的原位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主题,能用色彩表现乐曲,能为乐曲创作图谱。须要说明的是,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表述是每一位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自主行为,不必过于追求统一,千篇一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音乐教学本身就是艺术,而艺术是需要个性的,没有个性就形不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传统音乐教学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比较统一,强调共性,过于追求标准化与规范化,许多教师都是一个模子,一个套路,这种缺乏实效的表面文章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音乐新课程则首先关注一个 “新”字,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必然会精彩纷呈,焕然一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