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精品资料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 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 教学重点 经历先预测再实践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先预测再实践的活动过程 实验步骤 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记录单: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小石块 泡沫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空瓶 苹果 橡皮 实验现象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实验结论 备 注 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1、预测的理由记录比较烦琐,建议让学生口头交流即可。 2、观察物体的沉浮一律采用先放入中再看物体的沉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精品资料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 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 整块橡皮 1/2块橡皮 1/4块橡皮 1/8块橡皮 更小块橡皮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我的预测 实验结果 整个苹果 1个回形针 1/2个苹果 2个回形针 1/4个苹果 3个回形针 1/8个苹果 1个小木块 更小块苹果 2个小木块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备 注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精品资料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物体、同重量不同体积的一组物体、水槽。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1、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6、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研究的问题 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 实验材料 一组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推测 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 )重的( )。 实验现象 我们的结论 研究的问题 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 实验材料 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推测 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 )小的( )。 实验现象 我们的结论 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也可以这样说: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结论 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备 注 若没有相关的配套材料,可用一个带盖的小瓶子和沙子来做第一个实验,用天平称量出相同重量的几个物体做第二个实验。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精品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1、会用烧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橡皮泥、烧杯、水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1、在烧杯里放入100毫升的水。 2、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预测沉浮,再放入水中观察,记录沉浮状态和排开的水量。 3、把同样体积的橡皮泥做成其他的实心形状,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预测沉浮后再实验观察,记录排开的水量。 4、用同样体积的橡皮泥作成其他的形状(船形、饺子形、乒乓球形、盒子形等),尝试让马铃薯浮起来,记录排开的水量。 5、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橡皮泥形状 预测沉浮 实验现象 排开的水量 我们的发现 实心球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船形 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只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改变排开的水量,橡皮泥在水水中是浮的。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 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备 注 1、实验用的橡皮泥建议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工业橡皮泥,真的要用一般的彩泥建议分别用一种颜色制作一种形状。 2、烧杯的刻度不容易准确的观察排开的水量,可以贴一张打印好的小刻度纸。 板书设计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