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4 0:53: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G,t=0.136,P>0.05;2hPG,t=1.050,P>0.05;HbAlC,t=1.02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G和HbAlC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BG,t=8.345,P<0.01;2hPG,t=16.898,P<0.01;HbAlC,t=20.200,P<0.01),见表3。 2.4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轻微,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1.43%,研究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不仅是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而且此两病还互为危险因素,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大血管、微血管病变,成为高血压的诱因。有相关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若出现高血压,就说明其已经进入到高危状态,随着病情发展,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和靶器官受损。因此,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用药时应考虑降压治疗和糖代谢平衡的调节,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二胺吡啶类药物,是长效碱性钙通道阻滞剂(CCB),对血管平滑肌有选择性抑制,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降压疗效稳定,同时还能保护肾功能,减少蛋

白尿,目前已成为控制高血压的首选药。缬沙坦是非杂环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此药半衰期时间长,血药浓度稳定,还能增加有效肾血流量,减少蛋白尿,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实现优势互补。本研究中两药联用控制血压有效率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P<0.01);两药联用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P<0.01)。两药联用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药,可进一步提高降压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相当,安全可靠。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IR),IR又是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从1988年Pteaven首次提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R是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缬沙坦不仅具有明确的降压功效,而且还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主要机制为:直接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舒张小动脉,改善肌肉血供,促进骨骼肌钾离子的释放。此外,缬沙坦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可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特别适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本研究结果表明苯磺酸氧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不仅明显改善患者血压,预防靶器官损害,避免心室重构,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有效控制血糖,而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更适合这种多种危险因素

并存患者的治疗。但是,本次研究仅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作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类的代表药物进行观察研究,而对于同类其他药物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对于糖尿病患者,缬沙坦类药物除了改善胰岛素抵抗外,是否还有其他功效,也有待于研究。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rszn6w6pk5s23r4b01m9s4tl8lgyq00e3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