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矛盾的焦点是( )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材料是巴黎和会的场景,A、C两项与华盛顿会议相关,排除A、C两项;从“英法”由“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到“怒目相对”可知英、法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矛盾尖锐,D项符合题意;英法两国共同控制国联,B项错误。
答案:D
2.巴黎和会上,一个领导人对着从边门进入的德国代表咆哮:“算账的时候到了!”这个领导人最有可能是( )
A.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B.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C.美国总统威尔逊 D.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
解析:法德两国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成为宿敌,其中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这个领导人最有可能是克里孟梭。
答案:B
3.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1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之间的争夺,最根本的是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
答案:D
4.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属于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材料表明劳合·乔治担忧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插手欧洲事务 B.众多小国政权的不稳定
C.民族自决的提议会使德国东山再起 D.对德国的过分削弱会激起新的民族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劳合·乔治担心《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过分削弱会激起新的民族仇恨,因此联合美国阻挠法国过分削弱德国,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是( ) A.德国的疆界划分问题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处理问题 C.德国的军备限制问题 D.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比例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疆界、海外殖民地和军备限制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有赔款的数额和比例没有具体规定,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反映了( )
①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②弱国无外交 ③中国代表团的软弱 ④巴黎和会的分赃性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要求收回中国山东权益,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后拒绝和约签字,不能说中国代表团软弱,排除③即可。
答案:A
7.威尔逊曾说:“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对此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2
①这反映了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②反映了美国争霸世界的要求 ③威尔逊的主张在巴黎和会上得到了实现 ④威尔逊的主张受到了英、法的抵制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取得世界的领导权,其要求受到了英法的抵制,一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①②④正确;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太大的利益,③错误。
答案:B
8.下列不属于国际联盟创始国的有( )
①英国、法国 ②苏俄、美国 ③德国、奥地利 ④日本、意大利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苏俄和战败国一开始都被国联拒之门外,美国未参加国联。中国也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答案:B
9.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能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
A.民族自决 C.维护和平
B.集体安全 D.委任统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可知,一战后,国联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联以委任统治的方式交由英、法、日等国管理,实质是实行殖民统治。
答案:D
10.国际联盟大会形成决议时需遵循什么原则( ) A.五大国一致原则 B.全体一致原则
C.会员国2/3多数票通过原则 D.会员国3/4多数票通过原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联大会遵循全体一致原则。 答案:B
11.下列哪些组织的出现体现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 ①国际电讯联盟 ②万国邮政联盟 ③国际联盟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①②③
3
解析:适应世界各国联系加强的需要,出现了国际电讯联盟和万国邮政联盟等行业性国际组织,一战后又成立了国际联盟。
答案:D
12.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要求“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矛盾,不符合国际矛盾的要求,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
答案:C
13.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并未做到的是( ) A.让中国参与签订 B.体现美国对华政策的精神 C.打击日本在华侵略权益 D.尊重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九国公约》使中国从日本独霸状态又回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之下,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并未受到尊重,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哪两个国家备受束缚,必欲冲破该体系( ) A.美、英 C.法、意
B.德、日 D.英、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凡尔赛和约》束缚了德国,华盛顿会议则束缚了日本,德、日两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备受束缚,急欲冲破该体系的束缚。
答案:B
15.之所以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是由于( ) A.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再次分赃
B.是制裁完战败国后,战胜国自己内部协调矛盾的会议 C.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在后
D.调整了帝国主义各国在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利益冲突
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判断两次会议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其内容上考虑,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利益与矛盾,而对列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有关利益问题等则没有做出明确的裁决,这就使得列强在战后的矛盾还须协调,从这个角度来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4
相关推荐: